安吉县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和绿色发展先行地,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斐然而名誉中外。为保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安吉县档案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特别是2005年以来,围绕浙档精品“两山安吉”品牌建设,先后建立“两山”专题档案、中国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档案、竹林碳汇档案专题库。档案共有3000余件,以音视频、照片、媒体素材、文件材料、荣誉证书等形式存档为主。历史无声,档案有痕,翻阅档案,静心聆听,感受绿色蝶变的安吉实践探索之曲,感怀生态文明建设奋进途中的典型人物与标志性事件。
以绿举旗。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事关发展大计。1998年,安吉县面临艰难选择,一方面是太湖流域污染治理“零点行动”倒逼压力,处于太湖流域源头的安吉首当其冲;另一方面是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压力,大批企业关停,财政收入大幅下滑怎么办?县委县政府经慎重考虑,整治关停了造纸、水泥等行业33家严重污染企业。正是这段阵痛期的决绝,换来安吉生态重建的起跑线,彻底改变了过去“牺牲环境换增长”发展模式。1999年,安吉县又顺势而为率先提出“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走上“借绿发展、靠绿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发展”路径实践探索之路。2003年3月25日,设立全国首个生态日;2019年,安吉县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将“3·25生态日”调整为“8·15生态文明日”;2023年,全国人大通过决定,将8月15日确定为全国生态日。“生态日”从地方走向全国,映射着安吉县对生态文明建设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实践。从1999年起20余年间,安吉县先后提出“生态立县”、“生态立县-生态经济强县”、“生态经济强县、生态文化大县、生态人居名县”、“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兴县”、“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等发展战略,虽然在不同阶段有侧重偏向,但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高举“生态立县”旗帜,特别是2005年在安吉县余村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后,在此理念指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与加快发展。
逐绿前行。方向既定,惟有实干,才能有所斩获。2008年,安吉县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将187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实现美丽乡村创建全覆盖。2010年,积极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建设,高标准严要求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废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持续护美绿水青山,全力打造水净、气净、土净“三净”之地,荣获联合国人居署颁发的联合国人居奖。为保障生态文明工作深入推进,2014年,将每月第四个星期三确定为生态文明建设“集中推进日”,由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带队聚力攻坚生态文明建设突出问题,累计开展147次。2016年起,创新开展中国美丽县域创建,从局部到整体,从乡村到县域,大力发展美丽经济、营造美丽环境、培育美丽文化、提升美丽民生、打造美丽党建,五位一体,系统推进优雅竹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期间,全国首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美丽县域建设指南》先后发布。2021年,安吉两山竹林碳汇收储交易中心成立,建成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2022年,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安吉县率先响应这一倡议,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竹制品,逐步实现“以竹代塑”应替尽替。2024年,建成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行的县级生态共治中心,统筹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成为全国首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获得县。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安吉县用扎实有力的步伐,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与探索。
点绿成金。以绿为媒,促进转化,实现生态价值。安吉县持续拓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力推动全域全要素生态资源高水平转化。立足87万亩毛竹林,创新竹林碳汇,实施“以竹代塑+”改革,建成全国首个国家级“以竹代塑”应用推广基地。安吉白茶品牌价值达58.47亿元,连续16年跻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白叶1号”产业帮扶助力三省五县1.1万名农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天荒坪、长龙山抽水蓄能电站成为闪耀世界的“绿电双子星”。全国率先开展“两山合作社”试点,累计入库资源374处,转化项目93个,带动投资近60亿元。全国首创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改革,落地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落地水生态产品项目15个,一次交易金额8.75亿元。率先启动生态综合补偿改革,市场化筹措生态保护金11.27亿元。全域旅游奏响山水富民乐章,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超4万,旅游收入占农民直接收入比重达20%以上,连续七年位居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余村成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饭”“生态饭”。2024年,余村接待游客122万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205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万元,分红316万元。
跨绿向新。绿智融合,聚才前行,迈向品质增长。近年来,安吉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绿水青山间布局新质生产力,“三新(新经济、新产业、新青年)汇聚”激发蓬勃发展动能。开辟经济发展新赛道,创新“基金+直投”招商模式,先后引进飞天云动等新经济企业79家,其中12家企业成功上市。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新产业,集聚规上工业企业680多家,产值突破1160亿元。打造“两山”未来科技城、余村大景区、灵峰智慧绿谷、生命健康产业园等一批生态绿色创新平台,这些平台正在成为孕育新经济新产业项目发展的沃土。创新提出“青创活县”战略,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加速双向流动,打造全国首个数字游民集聚地,发布全国首个《青年入乡发展规范》,引育青年大学生就业创业3.8万名,成功打响“青年入乡首选地”品牌。在绿水青山间,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推动安吉高质量发展,一路向“新”,奔腾前行。安吉先后入围全国县域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首批国家创新型县等,走出来一条山区县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让档案诉说征程故事,让记录见证时代荣光。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安吉县将再接再厉、乘胜前进,持续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绿色山水美好城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