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理论 >> 云南故事的当代书写

云南故事的当代书写

2024-04-04 10:46:30
浏览量:

近读大理白族作家一苇创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爱如长风》,感动不已。作家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深入走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的“时代楷模”李桂科后,反复思考、精心构思、认真创作出着重反映新时代人物事迹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家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高度,以坚守乡村医疗卫生事业40多年的医生李桂科的事迹为内容,深情讴歌在山村医疗卫生一线奉献一生的医学工作者;以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细节,深入刻画时代人物的伟大品格;以亲历性在场性的采访和书写,以共情共鸣式的故事讲述,生动反映了李桂科医生以解决众生疾苦的大医精神,心血倾注于人类疾病的斗争中,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洱源县山石屏村麻风病科学防治一线,用实际行动服务于我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寸心散发的爱弥漫在人间的动人事迹。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敏锐感应现实生活并具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文学体裁,历来为受众重视和喜爱。而好的报告文学作品感人肺腑,启人深思,有着直接而鲜明的教育濡染意义。

《爱如长风》以传染病中令人闻之色变的麻风病为选题,生动再现了国家在传染病医治、预防的变迁、发展过程,兼具艺术性、史料性、人文性,是一部难得的、详实记录云南医疗卫生防疫事业发展的长篇报告文学。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其诗作中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而山石屏疗养院是建在洱源县大山深处黑潓江边的麻风病院,这里曾几乎与世隔绝,似一座孤岛。1981年4月,李桂科第一次走进住着181名麻风病患者的山石屏疗养院,简陋的垛木房、脏乱的环境,患者嘴歪眼斜、肢体残缺,有的小腿都已有蛆虫并发出臭味,他的内心被深深震撼。李桂科心疼地告诉患者:“我来,就是要治好你们的病,不把你们治好,我是不会走的。”从此这里便成为他一生的牵挂。40多年来他坚守初心,治病治心治贫,把一座曾被世人遗忘的孤岛蜕变为如今的幸福村,深刻诠释了医者仁心。可以说,李桂科医生用平凡的一生书写了传奇和大爱。

“中国有写不完的好故事”。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世界影响力的提高,不断涌现的中国故事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则是报告文学作家的职责所在。报告文学兼具文学性、新闻性,可谓是后起之秀,随着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书写越来越受关注,客观写实的文学创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报告文学在文学与现实建构的话语空间中,日益彰显着时代精神的光和热。也就是说,报告文学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李桂科医生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一面旗帜,是值得被看见和赞美的新“时代楷模”。作家一苇肩负责任与使命,聚焦于模范人物,成功塑造普通人、平凡的劳动者和奋进者的形象,反映出人民主体地位和新时代现实生活,塑造时代新人物形象,既体现了文学艺术创作的较高水平,又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见证。读《爱如长风》不仅让人领略其笔力千钧,惊叹于他那炉火纯青的写作技巧,更惊叹于他的细腻与洞见,使得一个质朴而温暖的乡村医生模范生动形象跃然纸上,令人对李桂科医生肃然起敬。

历史是由无数的普通人创造的,而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从科技创造、生态保护、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推动了国家和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可以说,几乎那些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时代人物应该得到作家们有力的书写。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创作的新颖性,即在于典型性,典型性就是作家的徽章。报告文学仍然是文学,是文学就同样需要坚持事件和人物典型性原则,反之则算不上文学。”作家一苇深入把握报告文学的特质选择出先进典型,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融入个性化的写法,体现出其创作的独具匠心。李桂科医生和麻风村的故事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爱如长风》成功塑造典型先进人物,抒写了李桂科医生把践行党的宗旨放在首位,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人文情怀和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的心志,倾其一生热心为群众做实事,真实地描绘了他在山石村疗养院留下的足迹,赢得了村民的拥护和爱戴,是一个时代主潮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写出了李桂科形象的典型意义,塑造出了具有艺术个性、十分感人的形象。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说到底,艺术的魅力最终还是人的性情的魅力。现当代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先生认为,文学是人学。作家不仅仅是现实的旁观者,他应该与这个现实发生一种痛痒相关、甘苦与共的亲密关系,作家要和他笔下的好人一同欢笑,一同哭泣。作家要爱憎分明,给他笔下的人物以生命,又通过他的人物来感染读者,影响读者。因而,伟大的文学家也必然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茅盾也认为,立足于作品的人本中心,即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生成需要以人物再现为主,他把作品以事件为中心转到以人为中心看作是作品浓化文学味的一个重要进展,即报告文学是报告,更是文学。《爱如长风》及时感应、呈现并参与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生活,彰显出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是深入生命的现场性写作,再现了李桂科崇高的精神品质。作家秉持文学理想,抒情说理,叙事精当,让作品释放出独特的馨香味道,在呈现时代精神之外,多了许多人文关怀、文化思考与深度的精神挖掘,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思辨性。

报告文学是一种“行走的文学”,好的报告文学是行走出来的,这期间,作家要经过大量田野调查、勘查、采访,才能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爱如长风》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也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充实丰盈。阅读这本书可见功夫、见知识、见情怀、见境界,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作家一苇的每一处落笔,每一处呈现,每一处精彩瞬间,都是由双脚所绽放的文字之花。这本书也是作家为书写云南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向前的时代主潮,描绘出多姿多彩的云南印象,讴歌优秀人物,表现出作家参与伟大时代变革的勇气和底气。作家一苇对报告文学写作的现实主义风格、人文精神内涵、生命在场意识和艺术审美特色进行了深入探索,创作出《爱如长风》,体现出作家自觉担负云南文艺发展新使命,为云南故事的当代书写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因而,他笔下的人、事、物真实而亲切。读到最后一页,掩面沉思,我似乎能听得见一位曾身患麻风病、被李桂科医生治愈的老人的歌声:“李桂科啊,你也是黑惠江上的一叶孤舟,渡尽江上往来人,也渡自己,悬壶济世的一生。”她伫立在黑惠江畔等李桂科医生从远方归来,像曾经那样等待新生,眼睛里闪烁着希冀和生命的意义。

综上,《爱如长风》不仅是新时代边疆文学创作的坚守与突破,还是一部透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伟大壮举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家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记录了山石屏疗养院到幸福村的全过程和取得的成果,使读者通过中国一个普通乡村管窥到全国的乡村医疗卫生事业,让人对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任务、做法、成果和意义获得立体的认识,从而感受到党和政府为消除疾病和贫困所从事的历史性变革的艰辛和伟大,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使命情怀。我相信,这部作品历经岁月淘洗仍会散发出迷人光芒,其中所树立的孤岛仁医的光辉形象,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前进。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