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
一
她出生在贵州的一个县城,单名一个“黔”字,是一个美丽、精致、灵透的女孩。父亲意外早逝之后,母亲改嫁他乡,她和两个哥哥已经成年,各自漂泊在大江南北的三个地方,一家人三年二年都很难团圆一次。说她幸运,是上天赋予了她的美丽和聪明;说她不幸,是在别家孩子还在父母呵护下坐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她却不得不四处流浪靠打工维持生计。
二
黔是个率性而为的女孩,不知道将来自己会干什么,也不考虑将来如何生活。有钱的时候,各种玩耍。她会不远千里坐飞机去为朋友过生日,吃一顿烧烤,第二天再坐飞机回来;她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毫无目的地独自游逛,看高楼大厦、人来人往,吃不同风味的各种小吃;她会在饭店里与第一次遇到的食客举酒对饮,只为痛痛快快喝酒。没钱的时候,向哥哥求助,让妈妈资助,三五百元,心满意足。她像一片风中的树叶,毫无选择地随风飘荡。遇到合适的工作就干,但又准备随时辞职,临时决定去一个地方游山玩水、到一个城市独自游逛、去看小时候的朋友,或者找一个小旅馆静静地躺两天,过足睡觉的瘾。
三
春华秋实,日月交替,在她22岁那年,平平淡淡的一阵风,把她吹到了北方的一个城市。她本来是来玩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一个饭店找到一份收银工作,收入不高,但也不累,花光这个月的钱下个月还会有,她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虽然有时也想说走就走,但她舍不得这份工作,舍不得同事对他的关爱。有时候她会想,如果家在这里就好了。
四
常,是饭店老板,一个年过五十的男人,有一张历经风霜略显沧桑的面孔。他凭着半生的奋斗,事业小成,家境盈实。他只有一个比黔大两岁的儿子,遗憾的是没有女儿,看到别家乖巧灵秀的女儿,总是馋羡不已。
本来应该是两条平行线,却在风吹草移之间,线与线交并到了一起。当常看到明眸皓齿、目光狡黠的黔的时候,梦想中的女儿跃然眼前。几番交谈,他被她的机灵征服,喜不自禁,对她关爱有加。
她是收银,居然发现会计做账有个地方不对。她神神秘秘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常,果然找出了日积月累七八万的漏洞。常更加感到她聪明、可爱。他想,没有这样的女儿,有一个这样的儿媳也好。他不愿她像无家可归的孩子四处游逛、像一片无根的荷叶顺水漂流。他处处呵护着她,倾注一份对自己想象中的女儿的关爱,弥补一份她缺失且再也得不到的父爱。
西餐小屋,常和儿子请她吃饭,点她爱吃的各种肉食,看她狼吞虎咽馋猫一样地吞食。他把珍藏多年的一个雕着一朵莲蓬、几颗莲子的玉坠挂到她的胸前,使她的美丽更加锦上添花、光彩夺目,也暗藏着他的怜子之心。他和儿子带着黔一起到京津冀三地交界处游玩,站在天津的山头,沐浴着从北京吹来的风,捡一片吹落在地的河北的树叶,三个人一起辨认树叶的种类、脉络的花纹。
五
他亲切地叫她“丫头”,她顽皮地叫他“干爹”,叫他儿子“小哥哥”。她对他们无话不说,开心地告诉他们什么时候什么事受到了同事夸奖,也会肆无忌惮地吐槽某某人如何如何不齿。她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开心、随意的生活、工作环境,也从来没有得到过周围这么多人的夸奖,突然自己也觉得自己优秀了。她没有再想过辞职,也不再出去游荡,还存了一万多元“巨款”。她在微信里给妈妈转了5000元,附言写到:感谢您对我的爱,我现在长大了,我要开始孝敬您。
六
又是一年过去,“小哥哥”恨不得和黔形影不离,陪她上班,请她吃饭,歌厅唱歌直到深夜。常不管不问,听人议论,一笑而过。
春天就要到了,常在公司门前的小花园里修剪花木。黔拿着一个证书,欢呼雀跃地跑过来,告诉他自己通过了会计员资格考试。他高兴地向她祝贺,然后继续修剪他的心爱。她说她最喜欢春天,姹紫嫣红,阳光明媚。他说他也喜欢春天,和风细雨,让人柔情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