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
—— 梁海旺 作品展 ——
作家简历
★
梁海旺 山西省岚县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77年参加工作,2016年退休,中国散文网会员、唐风诗社社员。爱好文学,在工作期间及退休后在各大媒体发表通讯、论文、报告文学、格律诗等百余篇。
秋 思
刚进入8月,正值新疆美丽的金秋季节。但是,人们没有欣赏到秋日柔情阳光托起的溢彩流金,也没感觉到金秋的凉爽和硕果的飘香,更没体会到丰收的喜悦。老天爷除赠予人们无助外,还又接龙了两项惆怅与寂寞。昏昏晕晕从炎热的夏季一步迈进了寒冷的冬季。新疆四季分明,7号才才立冬,9号就是一场秋雨,秋雨打破了城市静态的悄然,立刻向人们预告寒冬的到来。细细地秋雨,窸窸窣窣,无休止的下着,莫不是老天也读懂了人们的愁绪,替人们悲伤,陪人们泪流。
倚在深秋的末端,看着秋行秋远,很想拽住秋的尾巴,打开窗户伸手接住了一片飘落的黄叶,仿佛接住的是秋日的温暖,秋日的明媚,秋的丰盈。窗户细雨如幔,看不到往日雨天伞的海洋和行人的一路小跑,看不到飞驰的车辆碾溅水花的场面,只有飘落在地上的枯枝败叶任雨水洗涤,显示着一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倔强,品尝着秋季的冷落与苍凉。落叶归根实际上是对完整生命的阐释,过去我对落叶的高尚产生误解,今天,我用古代诗人的一句名诗为你平反昭雪。“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只想在绵绵的秋雨中漫步走走,只想在这秋瑟的雨滴里寻找心灵的慰藉。站在凉台上对着凉丝丝的秋雨细雨凝视良久,全身裸露的皮肤起了不少的鸡皮疙瘩,我顿感有点不胜秋寒。无心欣赏细细地秋雨织成串串珠线。回房穿了件厚实的衣服,渐觉暖和。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
我一直喜欢秋天,物华秋实,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闲时还可登高望远,看丛林浸染,听秋风呢喃,像大诗人杜牧一样谛听秋的神秘,审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今年居家防疫,没有领咯秋天淡然惬意的闲适。没引领南山远眺。阡陌相交,炊烟袅袅的美景,这正是秋天里写不尽的诗情画意。
往事如烟,转瞬即逝,看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和漫天飞舞的黄叶,突然让我思绪万千,联想到秋季难留,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年轮,一路走来也经历着春、夏、秋、冬,每个人对人生的年轮都充满各种情结,那就让我们对往昔做一次回眸的穿越,就会更加珍惜今日时光。我已到暮年之时,今天,是结束,也是开始,因为我们的年轮还要继续扩展。如果把往日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套在一起,就会发现生命的年轮中,仍然沉淀着向往或希望。因此,不同的生活态度,不同的人生追求,决定着人生年轮的走向。只有通过自身毫不吝啬的付出,不被人任何人和事所左右,看准目标一往无前,经过自己双手的精心雕琢,人生的年轮一定会五彩缤纷。
思维还在沉静在人生年轮的思绪中,小外孙突然蹦跳着高喊“外面下雪了",寻声望去,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激动,一种见雪兴奋的天真表情,豪不保留地全部显现在稚嫩的脸蛋上,洋溢着对大自然的一种敬慕。我被他一脸童真的惊喜所感染。再次走到窗户前,凝视窗外纷纷扬扬飘落的雪花,零零落落,带着丝丝冷漠,旷野一片苍白,意味着秋已尽,很冷的冬天已步步逼近,不觉的让人心生凉薄冰寒之感。雪后天晴,定会给人们带来的无疑是刺骨的寒冷。2022年的无秋将将永远印刻在我的大脑之中。
南国花城——广州
从乌鲁木齐乘飞机4个多小时,到达广州白云机场,走出航站楼,举目环顾,这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道路两旁树种繁多,在所有的树里,我认识的也只有两种,一种是榕树,它枝叶茂盛、树的主杆丝状型生根下垂,造型优雅、俊秀,自然、古朴。另一种就是高大的椰子树,椰子树树干笔直,无枝无蔓,巨大的羽毛状叶片从树梢伸出,撑起一片伞型绿冠,有风时树影婆娑,没风时飘逸秀美。广州的大街上花团锦簇,简直就是一个花的世界,艳红的木棉花、三角梅、和金黄色的风玲木花相互辉映、相互点衬,争奇斗艳。密集的花海簇拥在道路两旁,随风飘拂,犹如一条舞动着色彩鲜艳的彩带。让人心旷神怡!人称广州花城名不虚传。好一派南国风光。同是阳春三月,气候竟然如此大相径庭,早上登机时,新疆的气温零下6度,田野、山川还是白雪皑皑,人们身着厚衣。北方与南方纬度的高低不同,形成了如此大的气侯差异,叫你不得不叹服这差异的大自然。
落地广州后,休息了三天,于三月9日,开启了广州的旅行,第一站游览广州塔。走出三号地铁就看到了高大的广州塔,广州塔因其上下两头粗大,中间细小,像婀娜的少女腰身,透着女性的妩媚多姿之情,因而被人们昵称为小蛮腰。小蛮腰距离珠江南岸125米,与珠江新城、花城广场、海心沙岛隔江相望。是集都市观光、高空游乐、时尚餐饮、婚庆会展、影视娱乐、环保科普、文化教育、购物休闲于一体,广州塔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观光塔的地位,向世人展示腾飞广州、挑战自我、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气魄。
来到塔基广场抢拍了几照片后,随人流进入大厅,经过安检后,乘坐高速电梯进入107层观景台,观景台四面都是玻璃,呈三角形,游客在这里观景拍照,广州的白天天空灰蒙蒙的,但往下俯视,羊城繁华全景尽收眼底,中国第三长河——珠江的流经,像一条彩带,碧绿的江水,从塔底缓缓蜿蜒,俯视广州全景,地面马路,车辆川流不息,细小如蚁,几十层的大厦显得那么矮小,站在广州塔435米高处,给人一种抬头手可摘星辰,低头,一览“万物”小的感觉。
游览完广州塔,兴致未尽,搭乘出租车又来到白云山脚下的云台花园,云台花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广州市白云山入口处(白云山山脚),背依白云山的云台岭、园中以遍植中外四季名贵花卉而得名,是白云山风景区新景点之一,也是我国大型的以各种观赏花木造景为主的园林式花园,享有“花城明珠”的美誉。买票进入云台公园大门,一条阶梯式的人工建造水道,流水潺潺,清澈见底,水顺阶梯而下,形成了一条蓝色的瀑布,飞珠贱玉十分壮观。瀑布的源头是造型奇特的音乐喷泉,喷泉水柱晶莹清透好似水晶,梦幻纯洁,随着音乐的节拍,变换出千奇百怪的造型。水道阶梯左右是两条用各种草花种植的两条彩色花带,花带里的花千姿百态,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一捧雪,真是百花争艳,五彩缤纷,如同两条熊丽的彩虹,散发着淡淡香味。绿茸茸的草坪上对称的躺着两只倾倒的大花瓶,两条淡紫色的花丛像是从花瓶口流出的溪流,与那条蓝色的小瀑布平行流淌,一览无余。
顺着花带长廊向北走,旁边有一座假山。假山百态,形状非常奇怪。假山旁边是一丛叫不上名来的树木,树枝开满了一串串长长的穗状红花随风飘动,就像一群阿娜多姿、轻盈如燕的姑娘在跳舞。假山的不远处,耸立着几株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仿佛如给假山站岗的卫兵。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毗牙冽嘴,真像一位位凶神恶煞的巨人。它们有的像烈马奔腾,有的像戳破青天的宝剑,形态万千。
走过假山是一处金杯花藤藤棚,金杯花藤,原产中美洲,属常绿蔓性藤本,花状如杯,金黄色,故得名金杯藤。金杯藤花初开的时候,花苞就像一个个握紧的小拳头,隐隐约约的藏在枝叶里面也像一只只蛇头伸出来在四处张望,此外,金杯藤含苞不放时就默默地散发出阵阵浓郁的奶油蛋糕香味,用芬芳净化着空气,吸引着路过的游客。盛开时,它正看像一盏盏金杯,侧看像一支支喇叭,奏响着青春的旋律,欢迎踏春宾朋的到来。沿公园大道绕过喷水泉到达云台公园西侧白云山山脚,满坡杜鹃花,白色如雪,殷红似火,姹紫嫣红的花瓣层层叠叠,涟其出一圈圈的波浪,露出开心的笑脸。椭圆形的树叶肥肥厚厚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光彩。繁华的枝叶中还有着多到数不清的花骨朵,像是窈窕淑女向世间展示着闭月羞花的容颜……看着这些,不免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公园里一株株挺拔的大树已不再浓密翠绿,而是增加了不一样的风景。木棉树、树枝无叶,黄花在干枝上层层叠叠,中间点缀着点点黄星,在温和的微风下,送来阵阵清香,沁人心脾。
云台公园树种繁多,又高又绿,高得如一架云梯,似乎可以把我们送上星空;绿得如一块碧玉,熠熠生辉。游览完云台公园结束了一天旅行,留有遗憾的是没有登白云山领略南国广州市肺的美丽!
茶香墨彩宝墨园
宝墨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紫坭村,建于清朝末年,占地五亩,因破四旧,文物毁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于1995年重建,历时六载,园面积扩至168亩(约10万平方米)。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清幽瑰丽,古色古香,是集清官文化、岭南古建筑、岭南园林艺术、珠江三角水乡特色于一体的大型岭南文化山水园林,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园水景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园中澄湖流水,绿沼长河,三十多座石桥横跨旖旎河湖之上。紫洞舫弦歌袅袅,湖面上紫带虹飞。园中陶塑、瓷塑、砖雕、灰塑、石刻、木雕等艺术精品琳琅满目,瓷塑浮雕《清明上河图》已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聚家阁、宝墨藏珍、龙图馆、赵泰来藏品馆等珍藏有古今名画、书法、陶瓷、铜器、玉器等。园中遍植樱花,春暖花开之时,樱花也如期绽放。
宝墨园正门白石仿牌坊,雄伟巍峨,巧夺天工。大门左手是一座多孔小桥,桥中间刻着九条缠绕在一起的龙。名为九龙桥。小桥栏杆上刻有宋朝名将狄青的连环故事,给人一种穿越感。很快使你穿越至宋朝。九龙桥后面是一面大幅“吐艳与鸣壁”砖雕壁画,画面各种花卉飞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气势恢泓。可能是取百花争艳,百鸟齐鸣的意思。
通往宝墨园的主道是一条千象回廊,千象,取“气象万千之意”拱形青瓦作顶,仿木石凳安装回廊两测,是供游人休憩的地方。也是宝墨园林的脉络,具有遮阳,防雨,眺景,选景等作用全长约一千米。顺着千象长廊进入图龙馆,宝墨园龙图馆极具岭南古代建筑风格,前后有廊,中间有天井,风火山墙。馆外馆内均有不少砖雕、木雕、泥塑、灰塑等,造工精巧,古朴典雅。大门外18棵罗汉松排列成行,象征包公出巡时的仪仗队。龙图馆横匾下,有对联:“木石有灵再现包公清正无私,匠师无憾巧传百姓仰廉情”,“投砚镇江流尚有遗待明古训,蜚声留宋典不曾枉法负平生”。既颂扬了包公辉煌政绩,又突出了龙图馆的文化内涵。入门正中是一座巨型紫檀屏风,由5扇组成。中间是包公造像,一派刚正不阿之气,令人敬畏。旁边有包公遗诗中两句:“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馆内大厅两侧,按照真人比例制作的蜡像塑造了包公“铡美案”、“打龙袍”、“怒弹国丈”的故事,蜡像造工精细、造型逼真,再现了包公为人公正严明、铁面无私、不畏强权的美德,也体现了广州对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长期性和坚定性。
走出龙图馆,路经一座仿桂林山水特色的人工石山溶洞。听说此洞是由250吨英石和300多块石钟乳砌成。造型真实别致,溶洞层峦叠嶂,险峻雄奇,玲珑透剔。山上树木婆娑,布满奇花芳草,清流汨汨,三叠瀑布飞泻而下。洞内石笋,石钟乳,石柱等掩映在烟雾水帘彩灯之中,有如云涛玉泻。全园水景,堪称一绝。荔景湾、清平湖、宝墨湖与一千多米长河贯通,水清如镜,清澈见底,长流不息,潺潺流水伴着声声鸟语,纤尘不染的溪水中锦鱼在欢闹追逐,真有一种大自然安谧青美的感觉。园中三十多座石桥,若驾画舫轻舟,逍遥放棹,仿似置身蓬瀛。清平湖上的紫洞舫,共两层,精美古典,有如一座水上艺术宫殿。游人在這里喝茶听曲,别有一番古韵。湖面上,虹飞紫带;湖周围,绿柳侵烟喜看锦鲤千条红浪涌,游人个个笑颜开。
宝墨园四时青翠,百卉丛开,园林花卉景点,有聚有散,步移景换,美不胜收。诸如荔岛凝丹、玉堂春瑞、柳剪春风、千年罗汉、桂苑浮香、群芳竞秀。园内有一珠大叶榕树,树枝下面有一根粗壮的水泥柱,支撑着粗壮庞大的树枝。光滑的树杆被岁月的苍穹刻出了一道道刀疤似的伤痕,见证了百年风雨。据记载,这棵大叶榕已有600年的历史了,但至今仍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万紫千红的玫瑰园,沁人心脾的荷花池,清幽高雅的兰圃,惠风和畅的紫竹林,使人赏心悦目,尤是避暑胜地。
经过一天走马观花的游览,感受到了岭南园林的美景。收获了亭台、楼榭、水韵悠悠。所到之处总是勃勃生机,触合茶香墨彩,洗去尘土污秽,演绎出了最完美的和谐画面,铸造出了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