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头条关注 >> 【党庆特刊丨特别推荐建党104周年当代作家:古燕清】

【党庆特刊丨特别推荐建党104周年当代作家:古燕清】

2025-07-14 16:09:30
浏览量:

特别推荐建党104周年当代作家

古燕清



作  家  简  历


     古燕清  女,笔名青青子衿,梅县人。1993-1996年就读曾宪梓高级中学,1999年毕业于广东嘉应大学中文系(专科),2004年7月毕业于福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师。喜欢诗词散文,喜欢文字。常有作品发表在《梅风》《梅州日报》和《嘉应文学》。曾获中国散文网第一届“华文杯”全国文学大赛金奖,第二届和第三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银奖。第四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散文《 访千年古梅 》荣膺2024第7届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大赛奖项,且将编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2024卷。是梅州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 作 品 展 示 



 

  时光总是呼啸而过(一)

  小时候因家里兄弟姐妹多,我八岁才上幼儿园,当我抚摸着长长的条凳课桌,热初地盼望着从老师那里学到知识的时候,我幼儿园的代课教师因恋爱常常看不上这点薪水,所以课堂里常常上课也不见身影,我们曾在教室里左等右等等不到她来,便结伴到她的家里去请她。但是记忆中她依然没有坚持到最后。学校其他老师代我们班的课也没教我们读书,而是带我们学校后山的晒谷坪里做游戏或唱歌跳舞晒太阳,就这样我的拼音字母还没认全就成了一年级的学生。于是小学三年级前我甚至连字典都不会查,因为基础没有打好,五年级时“矮子中间挑高个”我被选上代表学校去镇上参加查字典知识竞赛,最后得了倒数第一名。那时哥哥正考上大学,听到我要去参加比赛,很高兴自告奋勇载我去,最后垂头丧气带着我回家。三年级时教我数学的老师是爸爸的好朋友,在他的“偏爱”下,我的数学突飞猛进,六年级时任校长的杨绍裘老师再接再厉继续关注我的数学,所以升初中考试我的数学考了镇里第一名。

  初中时我爱上了数物化,在数学物理化学的学习中常常“如鱼得水”,而语文,在初二的嘉应中学才遇见了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那老师姓杨,她人靓声甜普通话标准,可惜教了没多久又结婚生小孩去了。初三教语文的是教过我哥哥的侯汉发老师,教学严格到有点古板,常常指着某道题说:“这是升中必考题,给我背下来”,“这是常见题,必须背下来”“……”有一天我因事迟到了几分钟,他让我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我,说我比我哥浮躁骄傲,从那以后我就很抵触上他的课,觉得他一点都不给我面子!一系列的阴差阳错,我的语文一直都拿不出令人满意的成绩,倒是数学、物理、化学常常得老师青眼。初三升高中考,数学考了109分(满分120分),物理96分,化学95分,语文97分(满分120分)……我哥对我的成绩颇觉怀疑,再三托人查看最后才相信一切是真的。

  上了高中,我发现我在数学物理化学中的优势在比我优秀得多的同学中简直不足挂齿,我在高深的代数几何中迷失了方向,在重力阻力摩擦力的迷茫中找不到作用力,在化学的分子原子中子质子中也丢盔弃甲……倒是在一次语文课里因《雨中登泰山》的读后感写得好,作文被语文老师大大表扬了一翻,于是开始关注起一直都不喜欢的语文来了,后来进了文学社,受伤的心灵似乎在文章里才能得到一点点安慰,于是高二就选了文科班,后来就考上了嘉应大学中文系了。

  人生总是太多阴差阳错,谁能想到我的一直不喜欢的语文、连拼音都咬音不准的语文,最后竟成了我一生的谋生手段呢?

  上了大学,很认真地去学一些小学就应该掌握的知识,却发现有一些能力失去了就再也补不回来了,比如拼读能力,比如端正书写能力等等。人生不如意事常常十之八九,我的成长经历不过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罢了。其实,缺憾才是常态,圆满倒是稀缺。客家地区有句方言“斜理斜过”,它的意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刚刚翻看朋友圈看见了这样一句话:“山赶着山,人赶着人,很多问题没有答案,我们都带着遗憾往前走。”

  是啊,时间呼啸而过,我们一直都在带着遗憾往前走!

  

  

时光总是呼啸而过(二)

  周六带母亲去田家炳医生检查身体,妈妈八十三了,近一段时间腰疼得厉害。扶着蹒跚而行的母亲,突然发现妈妈竟然那么老了,强壮的母亲曾经是我们一家的顶梁柱和主心骨,耕五六亩的责任田,还开了很多荒山,种上番薯木薯花生茶树等等,一家七口人五个孩子读书,爸爸是代课教师,后下过煤矿挖过煤,但是即使爸妈从早操劳到晚,我家还是很穷,以前总羡慕对门的钟叔婆家里好吃的东西比我家多,哪里知道父母为了让我们吃饱,为了能让我们读上书已经倾尽了全力。现在看她因腰疼佝偻着身体,脸上的皱纹开始纵横,眼睛便酸痛起来,细想一下才惊觉爸爸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等待做CT时,忽听妈妈说:“你嫂子的母亲去世了,你们什么时候去探青?”“啊,什么时候去世的?”我的心又如被什么拽了一下,嫂子的母亲,她比妈妈还年轻7岁,患癌三年,也去世了!

  时间平淡如水又匆匆而逝,就像现在窗外阳光灿烂一切如常,一天天并没有什么变化,可是光影明灭之间,一月月、一年年时光就呼啸而逝了。就像我,总感觉自己好似还没有长大,怎么转瞬半个世纪就过去了呢!

  想想我家兄弟姐妹五人,大姐已经退休,二哥、三姐即将退休。我虽然年龄最小,可时间也不会因你排行最小,便忘记给你眼角添上皱纹,给你鬓角涂上月色。想想大姐出嫁的时候我才上幼儿园,我永远记得她出嫁时撑着红伞跟在媒婆后面出门的情景,年轻美丽秀气,我们相隔11岁,小时候的我常常像跟屁虫一样跟在她的身边,甚至她上课我也跟着,因我长得小巧,课间她的同学就围着我,抱我逗我,她们给我起了个“米鸽子”的外号,一见到我就“米鸽子”“米鸽子”地叫,到现在她的同学还会问起当年的“米鸽子”,可是“米鸽子”一样会长大变老的啊!

  年华如流水,流过无声。岁月无情,它不会因你是英雄就给你更多的时间,我哥算是我家的英雄。农村的孩子,如果你不读书,你的家将没有任何改变的希望,佩服父亲,形同孤儿依然能长大,娶了我妈,还生了五个孩子。为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他在哥哥身上寄予了厚望,坚信读书能改变一切,并给家庭带来希望。爸爸常常提着他自制的“春茶”去拜访哥哥的老师,询问哥哥的学习情况。喝茶闲聊之中,哥哥从小学到中学,成绩也越来越好。他是我们村第一个考入梅县高级中学的人,后来考入华南师范大学,后来又进入市委组织部,又借调省委……哥哥成了我们村的“村之骄子”,他就如父亲希望的那样给我们家带来了希望。可时间依旧公平,即使是英雄,依旧会长满白发和皱纹。今年的他,也即将退休!

  红颜与英雄最见不得世间白头,如果我说我二姐长得美过港姐李嘉欣,很多人肯定不会相信,但这是真的。三姐是八十年代末最早出深圳打工的“打工妹”,在当时深圳最繁华的“国商”中心工作,那是港风正盛,三姐的打扮也渐渐有了港潮风,三姐是斯文俊秀的美。深圳广州隔得近,三姐领了薪水常去广州找哥哥,哥哥说三姐来看他时,男生宿舍常常“千人空舍”,因为他们都蜂涌在窗台上看三姐。三姐是我们村里长得最美的人,当哥哥毕业进入政府机关后,劝三姐去大学再深造,三姐便放下优厚的薪资去读书了,因为那一段读书深造,后来她做了九年代课教师,学生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后来进“荣氏”做人事主管,管理几百人也毫无压力。在她身上,美丽和努力并存。可是再美丽的“花”,依然会凋谢,但努力会延长花儿绽放的时间!

  四姐书读得不是很好,但却是一个福星。不管是我家还是后来她嫁到夫家,似乎都给这家里带来运气和财气。妈妈说四姐出生时家里食物充足,出生后家里顺风顺水,做什么事成什么事,甚至连家里养的鸡狗猪都长膘。他的婚姻是久居缅甸的爷爷回来探亲的短短十天里促成的,是做生意的人家,原来生意仅堪维持一个大家庭开销,三姐嫁过去后,生意好得忙不过来,财富也滚滚而来,夫家不仅做了一栋又一栋房子,还买店面、套房等投资,后来她和姐夫从家族生意中分离出来后,他夫家的生意便一落千丈,又回到了原来仅堪维持的状态。人生真是奇怪,我们都在追求完美,但哪里有完美的存在呢?就如四姐,能带来财气运气,可财丁难两全,她生的都是女儿,这是她心中最难言的痛……

  妈妈的CT拍片出来了,和前两年一样,腰椎压迫性断裂,需要做手术。哥哥说:“做吧,和上次一样,我带她去做,你们四个安排好时间陪护妈。”

  杜甫有诗道:“白云苍狗皆过客,也无欢喜也无愁。”时间总是呼啸而过,每一个单独的个体都是渺小的,但即使再渺小,都要像袁枚《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中所写的那样,在自己的人生四季里做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样你的人生才不虚此行。感谢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还赠送那么多的姐妹弟兄。时间总是呼啸而过,愿我们在同行的时间里相亲相爱,愿我们都能在这世间绽放属于自己的青绿!

  

  

时光总是呼啸而过(三)

  2025高考第一天,在朋友圈看见同事阿宝放出的一张陪考等待的照片,心里感慨,连阿宝的女儿也参加高考了!想当年一同或前后差不多时间进入城西的人,在城西的这片土地上,看木棉花开花落,看大叶榕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看看一拨拨学生稚嫩青涩地走进来,成熟干练地走出去,怎么一晃就过了四分之一的世纪了呢!

  记得刚进城西时,99年我在城西中学庆祝教师节的聚餐上,一个小女孩来到我面前说:“姐姐,你出来。”然后她指着另一边一群男教师的方向对我说,“哪边有个哥哥找你。”我从我坐着的地方站起来,小女孩拉着我的手,我被带到一桌男老师面前,那桌老师对着一个斯文帅气的男生起哄说:“人来了,你说呀,表白呀!”男生面脸通红,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那个男生名叫李安国,很斯文帅气,可是直到我结婚,他也没向我表白过什么!

  那一段繁盛的记忆,也是城西最繁盛的时段,一切都是如此欣欣向荣。一群年青人常常结伴出行,我们到王宇家里,爬上三楼去听歌;我们到珍珍家包饺子喝茶,看她家的小狗生漂亮的狗娃;我们去燕玲家吃饭,领教她爸妈能把一切变成“花”的巧手……我们还一起去半坑烧烤,结伴去北京旅游,陪若菊从北京乘火车去天津见男友。后来,我们驾着摩托车组成摩托车队给珍珍送嫁,我们一起见证了旭东和王宇这一对璧人携子之手走进美丽的婚姻童话……

  时光总是呼啸而过,记得刚进入城西时,城西的树有好多好多,榕树、香樟、木棉,那树上的鸟儿成百上千。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榕树落叶又抽芽,新长的嫩叶如花瓣飘飞,伴着霏霏的春雨,那情那景如同奏响了一支春天的乐曲,叶子从鹅黄到翠绿,那乐曲便由舒缓轻柔到强劲高亢,然后用一地的浓荫为我们送来了夏天的清凉。

  那时每一个年轻好看老师都如一朵花,于是“城西四美”和“城西四少”在我们中间流传。为什么是跟“四”有关呢?或许是因为一年只有四季吧!“四美”是城西最美的四朵花,“四少”是我们评出的,那文栋才色双全,那英豪斯文秀气,而保学帅气又有形,那旭东谦恭有礼文质彬彬。那时有一个“大宝”的广告,广告语是“大宝明天见”“大宝啊天天见。”保学名字当中有一个“保”与“宝”谐音,又长得高大帅气,所以,我们一看见他,就不由自主想起大宝的广告词来,于是我们见到他就“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地叫开了。一个个“天天见”和“明天见”的光阴流转里,于是在城西的年轻男女,有的便走到了一起,携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于是花开花落之间,一朵朵花被“”走了,一株株“草”也成为了为某个女孩遮风避雨的港湾。于是我们渐渐成熟,不复是刚进城西时那一副青涩的模样。

  一年年的光阴在花开无声,流水无痕中过去。除了几个独身主义者,我们都结婚了,我们的孩子都出生了,我们的孩子上小学了、上高中了、上大学了、出来工作了,就连结婚较迟的男同事,如阿宝,孩子也高考了。

  可是,那一段的日子除了有欢乐还有悲伤——儒雅的陈其楼校长因病不能再带领我们继续前行了,我们怀着悲痛送走了有“城西最美之花”的文韵,而最晴天霹雳的消息,当属得知了童话里的王子旭东遭恶疾缠身的消息,我们都冀希着奇迹的出现,可是,我们没有等来奇迹!那是2016年六月的一个中午,我在午睡,半梦半醒之间旭东带着悲戚来到我跟前对我说:“阿古,我走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再见——”“砰——”当很响的关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窗外起了大风,随后下起了大雨。我知道,今天是旭东火化的日子,我从床上爬起来,心里怔怔的,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失去了旭东。他再也不会走到我的面前跟我说:“阿古,我们其实挺合拍的,怎么当初没有走在一起呢!”“阿古,这两首词你一定喜欢,有本事你背出来!”在他走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总想起他跟我告别的梦,想起陶潜的诗:“家人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心痛在时间的流水中终于变淡,转眼旭东已离开我们近十年。

  时光总是呼啸而过,到现在,四季的年轮不觉间已流过了四分之一世纪,原本青涩的模样在无数次的色彩变化之间,渐渐松弛了皮肤,稀疏了头发,漂白了容颜。当年的明媚鲜艳在岁月的风雨里一点点褪色,渐渐地眼睛不再明亮,渐渐地额角鬓边染上月色,渐渐地皱纹爬上了眼角!

  程江边的教子岌鸟雀依旧在啁啾鸣叫,我们的青春花开花落,但老去的是容颜,我们都有一颗爱校的丹心。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一)

  城西的梅花又开了,在湛蓝的天空下,白梅吐蕊,蜂蝶粉飞,站在花树下,看花开得热烈,我没有喜上眉梢,只是惆怅时间流逝之快。距离上年花开,四季的指针又走过了一次轮回,记得上年,我刚给一对新人端媒镜成百年之好,送新人入新房后看看时间还很早,便回来看梅花。那时我穿着红衣,红得喜庆;它一树洁白,白得纯洁。

  又记得前年我在花开时节来看它,回去写了《城西的梅花》,那时我带着惊喜和怜爱盛赞梅的美丽,担心高洁的梅花开在办公楼前会沾染了世俗的尘埃,现在看看,那种担心真是可笑!晶莹高洁的依旧是它,会沾染世俗红尘不能免俗的我罢了!

  又一次站在梅花树下,又是一年年将逝,花开何其短促,流水总是无情,梅花还有再开的时候,只是流逝了的青春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就像我的青春,已经连尾巴都没有了啊!青春的飞逝就如旦夕之间,不,人生的飞逝就好眨眼之间。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千五百年前唐代大诗人李白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千年前古人叹息时光飞逝的余音犹仍在耳,转瞬时间又过了千年。就如现在,我似乎听到了光阴呼啸而过的风声!

  刘希夷说:“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那绣口一吐能让杜鹃啼血的悲伤都牵扯不住光阴的流逝,区区的我那小小的悲叹也只是徒增烦恼和悲伤。

  叶落秋风起,人间朝暮红!还是想想哲人毛主席的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二)

  城西的梅花添新成员了,在办公室前的阶梯两边,增添了十几棵的粉梅。原来学校只有两株白梅,花开时节晶莹高洁,暗香浮动。只是偌大的校园里只有两株,常常让人觉得有些单薄和遗憾!早就盼着什么时候学校能再多种一些,因为梅花是我们的市花啊!梅是冬日里高洁的精魂的盛放。自古以来,梅得君子所爱。冒雪冲寒,傲然开放,梅给冬天带来了最亮丽的一抹色彩。

  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它的品质和精神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爱,在古诗里比比皆是。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是通过对墙角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描写,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王安石笔下的梅告诉我们:个体再渺小,人间再不受重视,也不要妄自菲薄,独对孤寂也别忘了绽放自己。‌

  黄櫱禅师《上堂开示颂》‌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此诗以梅花为喻,表达了只有经历艰难困苦,才能取得成功的哲理。更是告诉我们一个做人做事的道理:任何人都不可能随随便便取得成功,只有经历艰难困苦,只有耐得住贫寒,才能傲雪冲寒,绽放芳华。

  还有郑板桥《山中雪后》‌里写梅:“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高度赞扬了梅的高洁气质,也告诉我们,我们更应从梅花里学习梅花在严寒中傲雪而开的气节和品质,当你拥有了这种气节和品质,那便拥有了常人所难达到的境界和精神……

  我们的学校历史如此的悠久,才只有两株白梅,单薄得让人遗憾了!今年植树节,学校竟然添置了梅花来种植,校长带领着办公楼那么多干部齐动手,也让我感受到了我们学校新的气象,那也是梅的品质——埋头实干,只争朝夕!

  近几年来学校领导身先士卒的身影让人感受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劲儿。梅花要扎根,教育需耕耘,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埋头实干,只争朝夕的场景,让我们一起期待学校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明天!

  是的,光阴易逝,时不我待。毛主席说:“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