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情满青海湖
作别倒淌河镇,循着溪流的走向,自东向西,不多会,青海湖到了。
远远望去,蓝天白云下,一湖碧水肆意铺展,浩浩荡荡,势连天际。近百位海内外获奖作家,大都初上高原。面对如此雄阔之美,精神为之一振。迫不及待,同伴们一头扑进了湖的怀抱。第二次来青海湖了,少了几分初恋般的冲动。我和夫人带着小萌孙,脚步清脆,漫步在了岸滩。岸滩弯环,沙如雪,柔似粉。在高原烈日的烘烤下,热浪袭人。但人们的兴致,似乎没有丝毫消减。排浪翻卷,有节奏的亲吻着岸滩。三五米外,海鸥翻飞,鱼翔浅底。一字长蛇阵延展的人群,不时往空中抛洒出早已备好的青稞饼。刹那间,群鸟起舞,众鱼互逐,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经典画面。人们纷纷掏出手机,一阵狂拍。调皮的小萌孙,实在经不住咫尺之遥的诱惑,捞起裤腿,欲与湖中鱼儿亲密接触。头鱼机灵,腰姿一闪,鱼群即刻没了踪影。待小萌孙刚转身,消失的鱼群又尾随而至。那不离不弃的模样,着实可爱。
这些可爱的湖中精灵,叫湟鱼,学名青海湖裸鲤,其体修长。第一次来青海湖,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时的青海湖,绝无此番人鱼同乐的景象。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危急时刻,当地政府决定开湖捕鱼,济世救人。万千湖中精灵哟,用自己的身躯,换回沿岸数万饥饿的生命。由于捕捞过度,青海湖湟鱼锐减,濒临灭绝。为维系高原生态,上世纪八十年代,湟鱼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严禁捕捞。沿岸各族人民满含深情,严格执行禁令,他们要用实际行动,回报当年的救命之恩。历经数十年的精心呵护,如今的高原圣湖,又是万千精灵跃湖面。
千百年来,圣洁的青海湖哟,动人的情感故事绵延不绝——
在倒淌河镇,我们曾集合在一座高高的塑像前,合影留念。身后那位身着唐装、美丽端庄的汉家姑娘,便是名垂青史的文成公主。相传,当年公主肩负和亲使命远嫁吐蕃松赞干布,行至日月山,回望渐行渐远的故土长安,不禁百感交集,悲从中来。面对长安城,公主掩面长泣。泪水汇聚成河,随公主西行的方向,倒流入青海湖。
“众河皆向东,唯我独西去”。有些路,选择了就回不了头。一如公主“辞别长安,一路向西”的深情与决绝……
和二十年前一样,这次来青海湖,流连于草原的辽阔,陶醉于圣湖的湛蓝,耳畔总会飘来一首歌,一首深情的歌——
在那遥远的地方
有位好姑娘
人们走过她的帐房
都要回头留恋的张望
…………
那个遥远的地方,便是眼前的青海湖。那位好姑娘,便是湖畔一位美丽的藏族少女,她叫卓玛。
1939年,26岁的王洛宾受导演郑君里邀请,来到青海湖拍片。几天的朝夕相处,卓玛的纯真与奔放,还有那闪烁着炽热光芒的大眼睛,打动了王洛宾。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骑马分别时,面对深情的送别,姑娘用马鞭轻轻的抽了一下王洛宾的肩膀,含羞而去。这一瞬间的情感冲击,成为一首名曲的灵感源头。歌词中“我愿每天她拿着皮鞭,不断轻轻打在我身上”,既是对现实场景的诗意表达,更是寄托着作者对卓玛姑娘的朦胧情感。通过音乐,年轻的王洛宾将这段短暂而珍贵的情愫,化为永恒。歌曲一经问世,便广为流传,如今已成为青海湖的文化符号。漫步湖畔,伴随那不时飘来的深情歌谣,恍惚间,美丽的卓玛姑娘裙裾轻扬,正向我们款款而来……
来青海湖的前一天,中国散文网总编辑邵建国先生举办了一场专题报告会。邵先生开场便来了一句设问:“来青海,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哪位诗人?”
海子!台下几乎异口同声。
是的,海子!这位中国当代诗坛具有重要地位的青年诗人,曾两次来到青海湖。青海湖的雄阔与苍茫,清澈与圣洁,成为诗人孤独意识的投射。于是,诗人为世间留下《七月不远》《青海湖》《绿松石》等诗篇。他生前最后一首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中的“大海”意象,很大程度上也与诗人的两次青海湖之行,有着内在关联。此诗流传甚广,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并被一些房地产商用作广告词。只可惜,诗成两个月后,年仅25岁的海子卧轨离世。
圣洁的青海湖啊,古往今来,多少有情人为你魂牵梦萦,寸断肝肠!
告别青海湖好些天了,满脑子依然是圣湖的湖光山色,湖畔的深情歌谣。微信群里,更是不断收到获奖作家们的采风佳作。循着当年文成公主西行的泪滴,踏着当年王洛宾、海子的情感足迹,作家们思接千载,文思泉涌,情满青海湖。其中,一位来自菲律宾的作家深情抒怀——
我从遥远的南洋,
来到祖国的青唐。
高悬头顶的暖阳,
让我体验到别样。
远望天高云淡,
俯首泉水清凉。
青海湖阔无彼岸,
倒淌河水向上。
…………
这位华侨作家的名字,已然有些模糊。只知道他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海外赤子……
徐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大学中文系寒窗五载,经济学研究生学历。上世纪70年代初,初中毕业即辍学。打过零工,当过知青、医生、教师、公务员。过而立之年,先后供职于乐山市委宣传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市教育、无线电管理、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以及沙湾区委、区人民政府。2016年,沙湾区政协主席岗位上退休。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若干,荣获第四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四川省报纸副刋作品奖(2024年度)一等奖等文学奖项,作品入选多种文学选本。出版文集《回望集》《郭沫若故园往事》,散文集《仰望那片蓝天》下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