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文讯 >> “从红山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主题创作座谈会在辽宁朝阳举办

“从红山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主题创作座谈会在辽宁朝阳举办

2024-07-31 16:00:05
浏览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24日,辽宁省作协在朝阳市召开“从红山文化探寻中华文明起源”主题创作座谈会。朝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琚慧敏会见了参会人员。


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辽宁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省作协副主席津子围出席座谈会并讲话,朝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文军致词,朝阳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景菲,朝阳市作协主席郑文革参加座谈会。《走近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现百年实录》书稿的主创人员及朝阳市的作家代表参加座谈讨论。省作协创联部部长周晓楠主持会议。

朝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文军在致词中说,2023年12月9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布最新成果:在距今5800至5200年前后的古国时代第一阶段,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为代表,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文明发端地,古国牛河梁,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广泛共识。朝阳市委、市政府正在举全市之力进行红山文化申遗,这次座谈会,有其深远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不仅是一次高质量的文学研讨,更是朝阳红山文化申遗的助推器。

朝阳市作协主席郑文革汇报了朝阳市作协红山文化主题创作情况。朝阳市作协3位作家组成创作组,深入到发掘现场实地采访,查阅了大量资料,以全新的叙事角度讲述了详实新鲜的牛河梁红山文化故事,从2023年5月起,在《朝阳日报》连载,形成了《走近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现百年实录》的书稿;朝阳作家尹文勋正在创作以红山文化为背景的长篇小说《炽热关东风》(暂定名);付久江、梁鼐正在酝酿这一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周艳丽、崔士学、袁海胜、林志霞等正在创作红山文化散文作品。

《走近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现百年实录》书稿的主创作家张男、邸玉超、邱凌对该系列作品创作过程进行了介绍。书稿重点讲述了红山文化的发现历程、牛河梁遗址的发掘过程、以坛庙冢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的文明构成以及牛河梁红山文化的当代价值。《朝阳日报》已用25个文化专版连载,目前书稿已创作完成,进入修改阶段。朝阳市作家代表周艳丽、梁广龙(梁鼐)、袁海胜、尹文勋、田润丰等十余位作家分别就该书稿及自身文学创作情况展开交流。

辽宁省政协文化与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省作协副主席津子围在座谈中充分肯定了红山文化主题创作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申遗的重要作用,认为红山文化主题创作不仅是在向文明起源致敬,更展现了朝阳作家的历史担当与责任意识,他建议作家在创作中要深度打磨作品,突出文学性。

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落实好,要用生动的笔触来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画卷。朝阳文学是辽宁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红山文化的挖掘和创作是交给朝阳作家的最新命题。对于朝阳作家的创作,他提出了几点意见:一是朝阳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文学创作的宝库,朝阳作家要深入挖掘;二是作家既要关注正在变化的现实生活,又要关注、研究历史,特别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通过文学创作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走近牛河梁——红山文化发现百年实录》书稿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学术性,未来可能成为以红山文化为核心的文学创作的母本,要进一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创新性,要透过红山文化遗址的物质形态去理解先民的精神世界,思考先民的观念、对文明的创造以及今人的传承、创新和启示,要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可传播性,可尝试对书稿内容进行跨媒介转化传播;四是作家要强化地域特色和文化优势,立足红山文化,以多门类、多题材、多主题的立体式创作,逐渐形成文学地理学上的具有标志性的“红山派”文学创作,打造辽宁文学的鲜明特色。

朝阳市委宣传部文产科科长王淼、朝阳市文联组联部部长孙超、省作协创联部赵禹佟等参加会议。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