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水乃生命之源,至柔至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镜头里的忘年之交张让欣,是我生命中难得的挚友,他一生与“水”结缘,是一位水利专家,也是一位摄影“发烧友”。他以人淡如菊、清廉自威的处世姿态,以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奉献情怀,“光”随夙愿,“影”写人生,为历史真实还原呈现了一代又一代人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为社会鲜明多彩地定格了尤为宝贵的奋进拼搏精神,用心诠释着他毕生执着追寻的梦想。
张让欣出生于大荔铁镰山之巅的高明镇。早年,他是大荔主管水利和移民工作的退休副县长,拥有极好的口碑。
人说,只要是有水潺潺流过的地方,都会有盎然的草长莺飞,灵动的鸟语花香,和守望者金蔷薇般的一片麦田。张让欣的人生,大抵如此。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忆往昔,张让欣崇德笃信,聪颖好学,18岁便考入西安交大水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热血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大漠风沙洗礼,十年无怨无悔,青春热血,不负韶华。
在那“点着煤油灯”的年代,张让欣一路风尘,一路凯歌,抖去边疆的疲惫,回到了黄河西岸的家乡大荔。
回归自己所学专业的张让欣,历任水利局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副局长、局长,后履职副县长。他如鱼得水,勤勉耕耘,呕心沥血,早年也曾骑自行车、驾摩托车四处奔波,寻找水源,终不负众望,带专业团队,为大荔县打出了天然优质医饮兼用矿泉水,结束了大荔县北部35万群众世代饮用“含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
九十年代初,在张让欣主导下“陕西省大荔县天然矿泉水资源”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召开,大荔矿泉水迅速享誉全国,走向全世界。大荔农村改水工程,为亚洲之最。这一切,张让欣业绩显赫,功不可没。
起舞弄清影,高处不胜寒。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张让欣一生清廉,淡泊名利。弥足珍贵的是,他在几十年与“水”相融、与“影”相随、可资品味的岁月里,恋上了摄影,积累了十万余张的珍贵又精美的图片。他是大荔县第一个用数码相机的人,是第一个在古稀之后为了梦想和奉献攀爬上百余米高塔的摄影人,他更是第一个在退休之后获得10余项中省荣誉奖牌、并编辑出版了21部大型画册的文化学者。
今年,值此举国共庆建党百年之际,有着50年党龄的张让欣也已跨入耄耋之年,他以300幅精美图片,举办个人摄影展,出版大型画册,为我们奉献出这一阵容庞大的精神盛宴。
这一幅幅无比精美、令人震撼的摄影作品,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了家乡大荔的“三河”“四水”“五湖”“十二景”之美,以及大荔冬枣、沙苑风光、沿黄公路、高铁大道、城市新貌以及激情赛事、乡村振兴等诸多精彩瞬间,其中“矿泉喷流”“洛水碧波”“渔湖镜天”等获奖佳作写尽了大荔县三十年的历史变迁和跨越式发展,其艺术魅力格外引人入胜。
如今,张让欣已年逾八旬,却也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大荔县老科协换届,他被推选为会长,他时常带领老科协的众多各领域专家们,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厂矿车间,殚精竭虑,发挥余热,连连出彩。累,却快乐着。
功成不必在我,他和老伴李素侠相亲相爱相伴60年,已是弥足珍贵的“钻石婚”。如今,他们幸福地相互守望,他发挥余热,奋斗不止步,老伴下厨散步广场舞,只叹光阴短促,只盼儿孙常聚。
面对这个世界,张让欣此生无憾,他已到了“半取半舍半行善,半智半愚半圣贤”的境界,生命不止,奔流不息。他依然用毅力和汗水浇灌着沉甸甸的收获,他用镜头定格历史,记录精彩人生。奉献,永远是他的秉性,老有所为,我将无我。
2021年6月8日于聚大荔·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