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自驾昆磨高速
在昆明参加战友聚会后,准备去普洱、西双版纳看看,30多年前,我在哪儿边防当兵,算是故地重游吧。从昆明到西双版纳有动车,十分便捷,但想到要去老部队,还是觉得驾车方便些。家在昆明的战友知道了我的想法,将车借给我。上午九点多驾车离开昆明,下午四点就到了普洱市,昆磨高速许多路段限速90公里,比起走213国道,既安全舒适,还节省了一天多时间。
上世纪80年代,我在思茅(现为普洱)、澜沧县当兵,从昆明到思茅乘长途汽车要走三天,从思茅到澜沧县经景洪要走两天。后来长途班车质量好了,思茅到昆明走两天,再后来两个师傅轮换开,走一天一夜。每年休探亲假,想到这段路就怕。因为弯道多,乘客晕车呕吐,车内污浊不堪。思茅到昆明也可乘飞机,只是航班班次少,一票难求。而今走高速,相比过去走国道,不仅舒适,还很快,真可谓天堑变通途。
甘庄华侨农场,是思茅到昆明的班车休息站点之一,在此我住宿过几次。当年,东南亚某国与我国交恶,将华侨驱逐回国,部分人被安置在甘庄,组建了华侨农场。那时的甘庄国道两边有零星房屋,仅有的几家旅店多与班车司机较好,司机将车停在哪家,旅客就只能在哪家住宿,否则,司机对你很不爽。旅店仅提供住宿,没有浴室。吃饭可自行选择餐馆,一般都是一个菜,一碗饭。和战友同行时也奢侈过一两次,叫老板杀只鸡炖了,就着包谷酒,胡吃海喝,直到醉眼朦胧,回到旅店倒下就睡。第二天天麻亮,旅馆老板就会敲门说:“起床了,班车要走了”。旅客就着昏暗的灯光,简单洗漱后,拎着行旅上车,座位还是昨天的位置。旅店老板已将车内清洗干净,司机端着一个大茶缸,慢悠悠的走过来,操作云南方言问:“咯都上车了?看看身边的人咯是都到齐了。”见没有人回答,他便发动车预热,眼尖的旅店老板急忙走过来,客气的对司机说:“慢走嘎,又来哦!”司机面无表情的答到“晓得呢”!
车载导航提示,距离甘庄服务区还有20公里,我问妻子“甘庄农场你还记得吗?”,她说没有印象了。我在思茅时,她仅仅去过一次,过去几十年了,没有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车在高速路上行驶,见到远处的坝子里高楼林立,这里应该就是过去的农场场部,如今俨然成了集镇。213国道甘庄至元江、墨江这一段很是险要,行驶这段路车速慢,安全系数低。想到要赶路,我也就没有下高速,进了甘庄服务区。服务区内摆水果摊的都是当地人,记得甘庄的香蕉很有名气,而眼前的榴莲、人参果、芒果、香蕉、芭蕉、菠萝等更是香气诱人。考虑到我们是往南走,也就没有在这里的买水果。
普洱县(现改为宁洱)原本是思茅地区下属的一个县,它在思茅北部,尽管距离不算远,但从从普洱到思茅走国道要近一天时间。因为弯多坡陡车祸多,司机都怕这段路。记得老山战役时,我作为团部电影放映员去一线连队慰问,乘坐的北京吉普在此路段险些滑入山谷,好在一棵思茅松挡住了车。因为是雨季,车刚爬上坡就遇到急弯,路面湿滑,司机一脚刹车,车滑出路面朝山下冲去,在我们惊恐未定时,车前的保险杠抵在一棵粗壮的思茅松上,下车一看距离路面有近10米。司机检查了一下车,没啥问题,只要拖到公路就可以继续前行。联系拖车拖上公路后,带队的副团长说:“集中精力,继续前行”!这次不幸中的万幸,令我记忆深刻。也是在这段路上,我们部队的教练车翻入山沟,致使教练、学员三人死亡。若是那时有高速公路,这些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思茅,我觉得很亲切,因为这个名字的来历有两个说法,其中一个和故乡襄阳隆中有关联。传说诸葛亮南征时,部队在此地遇到了瘴气,士兵染瘟疫的多,看到远离故土的军士因病去世,坐在军帐中的诸葛亮十分悲痛,想到多年的征战,此时他十分怀念隆中的茅庐,后人便将此地称为思茅;另一说是傣族语里“思莫”即为坝子,傣族人将这个坝子称为“思莫”,其他民族的人则把“思莫”说成了思茅。这里曾流行过这么一句话:“要过思茅坝,先把老婆嫁”,意思是思茅的瘴气、霍乱肆虐,从这儿走出去很难。我在思茅时,还有赶早市的习俗,乘着太阳还没升起,气温低瘴气没有蔓延早市就结束了,以避免瘟疫的传染。
在普洱北下高速,一度我有些怀疑。导航显示,这里应该是距离市区六七公里的山区,现如今路两旁高楼、商铺林立,我一下子迷失了方向。好在战友给我发了定位,按照定位导航来到了机场的候机楼前,我的记忆才回到了当年的航站楼模样。在我犹豫是否进停车场时,战友驾车来了,问我是去旅馆还是去团部。我说先去团部看看,他说:“不知道留守的战士在不在,去了再说。”还算幸运,去了团部,联系到了看守营房的战士,行走在闲置的军营,火热的军营生活历历在目:操场上迈着整齐步伐的军人,高喊着一二一口号。大礼堂旁,当年我参与栽种相思树栽植,如今高达粗壮,少了妩媚,多了刚毅和豪迈。
离开老部队,本想去西双版纳景洪市住宿,战友盛情,留我们在普洱(思茅)住宿。晚上小酌几杯,第二天因担心被查酒驾,到10点多才驾车继续沿昆磨高速前行。到云南前,战友说,你要是回老部队,到了大渡岗,方便的话去我们连队看一下,要是能拍照片,拍一张发给我。车从大渡岗过,我没有下高速,昨天晚上战友告诉我,去了也看不到啥,因为不能随便让百姓进入军营。一个多小时就到了西双版纳小猛养,下高速,稍作停留,沿213国道向基诺寨驶去。从这里可以直接到达中老边境的磨憨,这次时间有限,我们向南行驶到热带植物研究所,就会返回景洪市,没到边境勐腊县磨憨口岸的安排,有些小遗憾,若下次再到云南,一定去磨憨走走,磨憨我曾经多次去采访过的地方,我发表在空军报的第一篇稿子《我和连队有了感情》就是在磨憨附近的连队采访后写成的。讲述的是南京籍卫生员,扎根边防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得跟随他去原始森林给苦聪人看病、送药的事儿。
从电视上看,磨憨这个当年的傣寨已经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口岸城市,中老高铁的开通,更是加快了这里发展,如果再次走在磨憨的街上,我或许会迷路,但一定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