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民间口承文学活态传承项目——景颇族<颂申炯>(载瓦语)》由云南人民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景颇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在景颇语中,“颂申”意为“往事”或“历史”;“炯”则有“诗歌”“诗篇”“诗词”等的含义。史诗《颂申炯》流传于云南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聚居地区,是一部长篇创世史诗,集神话、传说、诗歌于一体,是一部鲜活的景颇族口述历史,一代又一代的景颇人口口相传、承袭至今,堪称宝贵的精神财富。
史诗《颂申炯》的出版,有助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作为景颇族的经典口承文学,它通过代代口传,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其内容涵盖景颇族的起源、迁徙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
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史诗《颂申炯》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部长约万行的全韵体诗歌,记载了天地人神以及自然万物的形成与演化,描绘了景颇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历程,是研究景颇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它讲述的景颇族社会形成过程和迁徙过程,对于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景颇族史诗是活态史诗,主要依靠民间艺人的记忆保存,并以口耳相传的形式传播,这种特性决定了它避免不了发生“人亡歌息”“人走艺绝”的情况。史诗《颂申炯》通过电子音像出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作品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媒介广泛传播。这对于景颇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史诗《颂申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诗中讲述了景颇族几千年来与其他民族亲如兄弟般的关系,以及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各项生产生活技能,体现了景颇族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从民族历史发展的角度诠释了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民间口承文学活态传承项目——景颇族<颂申炯>(载瓦语)》的出版发行,是对景颇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全面保护和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次重要丰富。它将为更多人了解景颇族文化、研究中华文明提供宝贵的资料,在文化传承、学术研究、民族凝聚力提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