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女性散文-无图 >> 夏夜瓜香 情谊绵长

夏夜瓜香 情谊绵长

2025-08-25 15:10:11
浏览量:

六月十九日的夜,温热的晚风穿窗而入,带着夏末特有的慵懒,轻轻漫过教室的每个角落。其实,早在几天前,课代表就悄悄递过话来,希望把周四的晚自习空出来,为我举办一场欢送会。我忙不迭地推辞——期末将近,学业正紧,怎能为我耽误复习?可他们偏是执拗,执意要把我排在课本与习题之前。学生们的热爱,从来都是这般纯粹,不带半分权衡。

那天下午的语文课如常进行。我在课桌间踱步巡视,忽然瞥见一个学生正低头疾书,神色里藏着几分慌张。我悄悄从他身后走近,他立刻警觉,慌忙藏起手中的纸条,仰起脸朝我绽开笑容。面对这样纯洁的脸庞,任谁都不忍苛责。但我还是故作严肃地让他交出纸条。展开一看,竟是学生们传递的“密信”,俨然一场心照不宣的“合谋”。上面写着“我有十块”“我出五块”,我心里暗忖:这是在筹钱?又为谁而筹?答案在心底渐渐清晰——这群孩子,是铁了心要把心意送到了。歪歪扭扭的字迹间,流淌着的是他们稚嫩而真诚的心意。我没有点破,只默默纠正了其中的错别字,便转身继续上课。

果然,晚自习前,课代表像往常一样来办公室,却轻轻抽走了我手中的试卷和背诵名单,语气坚定的说:“老师,我们给您准备了惊喜,今天就歇一节课吧。”我虽早有预料,但仍不免有些局促,只得强作镇定,跟着他往教室走。平日里,我最爱从教室后门进入,一来离楼梯口比较近,二来能够出其不意地“逮住”开小差的学生。可今天后门紧闭,门楣上的窗户透出幽暗的光,唯有月光洒落的地方,一双双眼睛明亮得像夜空中的星辰。他们全部都在这里等着,等着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当我推开门的那一刻,“魏老师好!”的欢呼声打破了夏夜的宁静。我仓促地扫过每一张笑脸,却不敢与任何目光久接,仿佛害怕那炽热的情感会将自己融化。我赶忙打开所有灯光,整理讲台,想用日常的这些动作掩饰心头的波澜。站上讲台的那一刻,千言万语都堵在了喉间,排练过无数次的道别与感谢,此刻全散了去。我只是站着,望着台下四十多张笑脸,心中一股暖流像潮水般涌入,直至将我淹没。

直到他们捧出一块贴满彩色纸条的纸板——每张纸条上都写着祝福,每一笔都盛着真心。“祝老师前程似锦”“谢谢您这些日子的陪伴”“您不在的时候我们会想您的”……这些质朴的话,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打动人心。眼镜之下,视线不知不觉就模糊了,我只能用力睁着眼,不让那泪水落下来,到最后,我也没能说出什么煽情的话,生怕一开口,就会像那决堤的洪水,倒灌进心房。

这时,课代表和几个男生抬进三个浑圆翠绿的大西瓜。他们向班主任借来菜刀,在讲台上切开了一整个盛夏的甜蜜。红色的瓜瓤在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清甜的汁水顺着西瓜外皮流淌下来,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清香。两个西瓜转眼化作满室甘甜,在孩子们手中传递;最后一个,他们执意要留给我,那坚定的神情,仿佛这是他们最珍贵的礼物。我为自己曾揣测他们会送花而暗自羞愧——这些质朴又聪慧的孩子,竟为只教过一学期的我如此倾尽心力。下午纸条上那一块、五块的零钱,原来是孩子们一点一点攒出来的积蓄。他们选择了这普通却让我难忘的夏日礼物,而我那些被俗世规则裹住的心思,此刻显得多么渺小。

切瓜的学生手法娴熟,其他人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没人抱怨分得少,没人催促先后,他们自然地让女生先拿,彼此谦让着,得体又坦荡。我站在一旁,看他们从容分工、自在掌控,才恍然发觉,这些孩子早已悄悄长大了。最后一个西瓜,我坚持要分给他们,却被一致反对。课代表提议:“不如切成两半,分给一二楼办公室的老师吧?”那一刻,我瞬间感到孩子们长大了、懂事了,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那片纯净而广阔的天空。

那是我的倒数第二节晚自习。窗外竹影摇曳,夜雾氤氲。在这本该奋笔疾书的夜晚,我们却共享着清甜,慢慢品着时光。同学们吃着西瓜,不时传来清脆的笑,有人说起课堂上的趣事,有人回忆起第一次见面的模样。我望着这一幕,忽然懂了:教育最美的样子,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滋养,如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朵云......

下课前,我拿起手机,想把每一张笑脸都好好记下。镜头扫过的地方,孩子们调皮地比着胜利的手势,有个害羞的女生悄悄抹了抹眼角,还有个调皮的男生故意做了个鬼脸。指尖微微发颤,因为我捧着的,是四十几颗滚烫的真心。

《师说》里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三个月虽短,却让我深深懂得了这句话。名义上是我教他们文辞章句,实则他们馈赠我的更多——是赤子之心的纯粹,是慷慨赠予的热忱,是不拘形式的创造。他们让我重新看清教育的本质: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照亮。

西瓜会吃完,晚自习会结束,这段师生缘分也终将沉淀为彼此生命里的一枚书签,记录着那些美好的瞬间。我会永远记得,教学生涯中这第一个完整的学期,孩子们是如何用最甘甜的瓜、最诚挚的心,为一个刚走出校门、走上讲台的老师,上了最动人的一课。他们的名字,会像西瓜籽儿一样,嵌在记忆的瓜瓤里。纵然那些生气与喧笑终会随岁月流散,但那些清澈的笑脸、盈满心房的感动,早已凝成琥珀,封存了生命初逢时最纯粹的甘甜。

原来告别从不是终结,它只是把一切都郑重地包裹起来——像孩子们递来的那一瓤瓜,红得天真,甜得郑重,悄悄沉入岁月的深处,成为此后我人生中动力源泉,滋润着我前行的每一步。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夏夜瓜香,情谊绵长。如同一首悠扬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唱。


魏榕,女,2003年生于重庆。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毕业,文学学士。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网、中国散文网等多家媒体,荣获第四届“三亚杯”当代华语文学大赛一等奖、“大学生心里成长”比赛二等奖、“中华魂”(毛泽东伟大精神品格)征文比赛优秀奖。曾于多所中小学一线讲台实习锤炼教学实践,见证教育中生命的彼此照亮,被评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先进个人。愿做生活的虔诚观察者,于教学中捕捉灵感,以真诚笔墨书写所见所思。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