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散文 >> 不熄的窑火

不熄的窑火

yym2025-10-31更新 次浏览

虞颖茂


这里没有围墙,整个园区就是一座露天的、仍在呼吸的陶瓷博物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芳香和松木燃烧后的淡淡焦香,那是独属于瓷都的传承千年的气息。这里就是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它的灵魂在于那些依然在运作的古代制瓷作坊和窑炉。在坯房里,你能亲眼见到非遗传承人的“把桩师傅”们,他们演示着“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的精湛工艺。他们或端坐在陶车前,双手轻拢慢捻,一滩普通的泥坯便在旋转中赋予了生命,幻化成亭亭玉立的瓶身;或手持画刀,在素坯上笔走龙蛇,顷刻间,青花山水、荷花红鱼跃然其上。那份专注和从容,是千年技艺沉淀下的气定神闲。


更令人震撼的是那座复烧的清代镇窑。它形如半个巨大的鸭蛋匍匐于地,由石头和窑砖砌成,结构庞大而巧妙。当窑火重燃之时,柴火在窑内噼啪作响,烈焰从观火孔喷薄而出温度高达一千三百度以上。此时,你能感受到热浪是那般灼人,仿佛能听见历史的窑火在耳边呼啸,目睹着一件件艺术珍品在烈火中涅槃而生。


漫步园中,脚下是碎瓷片和石子铺就的小道,两旁是水碓、古井、窑房。你可以看到从宋代到清代的龙窑、葫芦窑、馒头窑等历代典型窑炉的复原形态,它们如同陶瓷文明的年轮,静静诉说着烧造技术的演变和革新。


景德镇古窑的美,不在于静态的陈列,而在于动态的传承。它是泥土、清水、匠人的双手和炽热的窑火共同完成的一场永不落幕的创造之舞。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让你亲眼见证一件瓷器从平凡泥土到艺术品的完整蜕变过程,感受那种深入瓷都骨髓的工匠精神与生生不息的窑火传奇。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