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报道 >> 王棵新作《芦哨声声》出版,完成一次文学书写实践

王棵新作《芦哨声声》出版,完成一次文学书写实践

2024-03-20 11:14:20
浏览量:

战火中的少年,用一段传奇的“求学”之旅,刺破黑暗,奔向光明......2024年2月,作家、四川省影视产业联盟首批影视创作专家王棵的新作《芦哨声声》由长江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

王棵新作《芦哨声声》

小说中,水乡人家的日常生活图景徐徐展开,看似平静的生活下涌动着战争的暗流。女孩多鱼和弟弟来金去学堂上学的过程中,发现了背后的巨大阴谋。姐弟俩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带大家看清了敌人的真实面目……王棵用质朴的语言谱写出一曲江南平原上军民共同抗战的赞歌,引导当代儿童铭记珍贵的艰辛岁月,获得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

3月17日,“文学好书榜 · 2024年2月入围好书”发布名单,《芦哨声声》榜上有名;3月18日,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公示,《芦哨声声》入选。

近日,王棵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了在创作《芦哨声声》时的感想与体悟。

查阅大量史料,建立抗战题材自信

《芦哨声声》是王棵创作的第四部儿童文学作品,“前三部,都是现实题材的小说。而《芦哨声声》,它是历史题材的。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有不同的难度。要想把它们写得自己满意,都需要付出许多相应的努力。”王棵坦言,影视编剧的经历给了他关注“抗日战争”题材的契机。2008年到2016年,他所接触的项目,很多都是讲述抗战时期发生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查阅了大量与抗日战争有关的资料,对这场战争的了解和理解比以前有了强化和深化。

“作为写作者,对一件事情有了丰富的认识和理解后,就很想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进行实践。”王棵回忆,2017年,他创作了中篇小说《在水之涘》,讲述了抗战时期其家乡南通的乡村发生的故事。小说后来发表在《十月》杂志2018年第一期,接着《中篇小说选刊》选载了这篇小说。第一次在抗日战争这个题材上的文学实践得到了杂志的发表和转载,使王棵在抗战题材文学的创作上建立了自信。于是,2018年开始,王棵就计划写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儿童小说,他有意无意地地去了解南通抗日战争,读过史料、小说,也有学术论文……比如,各级党史办的资料,像《江苏抗日战争史》《江海烽火》《江海风云录》等。

在2022年下半年的时候,王棵觉得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充满了创作的激情,也有信心,于是,正式进入了创作。“因为此前的三年,我一直在研究儿童文学嘛,我的兴趣点也在儿童文学上,我就决定用儿童小说的形式,来完成我的这次抗战题材的文学书写实践。”王棵说。

关注文化抗战,用方言俚语强化主题

在谈及新作对文化抗战的关注时,王棵展现了他对文化抗战的深刻认识。他谈到,文化抗战本身就是抗日战争中不可忽视的事实存在,日军在武装入侵的同时,从来就没有忽视过对中国的文化入侵。这些关于日军文化入侵的历史内容都在故事中得到了展现。

王棵在创作中特地加入了方言俚语的元素。他介绍:“这个小说的核心情节,是日军在沦陷区办日语学校,教中国孩子日语,而故事里的中国人民用他们的勇敢和智慧,坚决抵制日军在本地创办日语学校。小说中的人物,难以避免有关于语言的讨论和言说。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实情,在广大的乡村地区,人的受教育程度是不高的,甚至上过学的人也不多,那么小说中的村民不可能说'官话'。所以,在创作中加入方言俚语,首先是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更重要的,这是这个小说的核心情节所带来的必然性要求。所以我认为,加入方言俚语,这是这个小说对作者的一种限制,作者不得不这样操作。如果不这样操作,这个小说的面貌会打折扣。”

同时,加入方言俚语也有情感层面上的原因。王棵认为,方言中有非常深刻的文化,而且现在孩子中间不太流行讲方言了,方言的流失是非常可惜的。“我也很想通过自己的创作,让大家更加关注方言,更爱自己的方言。”

创作儿童文学,想象面前站着一个孩子

创作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王棵有着自己的经验。他说:“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在创作上的区别,这是儿童文学理论专家一直在言说的一个大的命题。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可以说很多。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的受众,一个主要是成年人,一个主要是未成年人。所以,两种文学,要适应两种主要受众不同的阅读要求和阅读习惯。就算是儿童文学作品本身,它也有分级,就意味着,仅就儿童文学创作内部而言,分别有更适合不同年龄孩子的读物,它们彼此之间也有区别。”

话题再往深,就谈到了“儿童本位”。对此,王棵认为儿童本位的文学,是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角度去创作的文学,在这种创作中,儿童在作家心目当中,应一直是中心的存在。对他来说,就是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作家心里面都要装着孩子。任何一个写儿童文学的作家,无论他以前是不是儿童文学作家,当他开始写儿童文学的时候,他一定是坚持儿童本位的,他一定是以一颗赤子之心,去为孩子写作的。

一个为儿童写作的作家,在怎么样坚持“儿童本位”创作方面,是要有一些自己的现实操作方法的。在几年儿童文学的实践积累中,王棵也总结出了自己的办法:“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想象我的面前,一直站着一个具体的孩子,他在监督我,我写每一段话,都会向假想中的这个孩子默念一遍,直到我认为,他听得懂我的这段讲述、对我的这段讲述感兴趣,我才会进入下一段。”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