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重阳,几场秋雨之后天有些凉,家住河南漯河退休多年的父亲突然对我说,你陪我去一趟三亚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杭州参加一个文学颁奖盛会,就说,三亚你很早不是就已去过了,杭州还没去过,那可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水乡,苏轼都很喜欢的地方,不然咋会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千古名句!干脆和我—起去杭州吧。父亲拨浪鼓一样地直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坚定摇头,态度很坚决。没办法,只好择了个时间陪父亲去三亚一趟。
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三亚呢?父亲说,我要去买椰子。就为这原因?我一时发愣、哭笑不得。三亚买椰子,说出来令人笑掉大牙,我们那儿超市、地摊都有卖的,舟车劳顿大老远跑2149公里,就为买椰子,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到了三亚,车站的旁边就有不少卖椰子的,我说,我给你买几个?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水果店找,可一次也没有停下来。我说,随便买几个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陈的。我奇怪,他的椰子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十二个椰子钱呢。
父亲断断续续地说,那是43年前的事了。机缘巧合,父亲的一位老师的儿子在榆林当兵,经他介绍来榆林一个大型工地做小工,工期赶得紧,临近年关,工友们都先返乡了,发的工资怕火车上弄丢,提前邮寄到家了,他为了多挣一些这几天的加班补助,决定在大年二十八才回家,想着只要能赶上年三十晚上的饺子就行。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他才发现车站门口有卖椰子、香蕉的,于是就决定买一些海南三亚特产带回河南,想到火车上人太挤,怕香蕉给挤坏了,就决定买三亚最有特色的椰子带回河南。也许是因为太想多带些椰子的缘故吧,他一口气挑选了十二个,满满一大袋子。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他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着急地像原地转圈儿的驴,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水,结巴地不知道咋说话了。
店主是位中等个、偏瘦脸白的中年男子,看出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你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河南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三亚来,还来买我的椰子,不过得这次的椰子钱也补上。父亲红着脸答应了。
父亲凭着想让从来没有见过、更别说吃过椰子的家人尝尝新鲜水果的执念和一身的憨劲儿硬是把那十二个椰子带到了河南,路过信阳时,火车上父亲对那十二个椰子爱不释手般的照顾引起了邻座一位领导模样的中年人注意,因为当时在河南椰子确实是稀罕水果,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吃过。经过打听得知是父亲从海南三亚带回来的,心生喜欢。在漯河下车时,这位中年男子主动提出要高价买父亲的椰子,父亲执意不卖,最后中年男子诚恳提出五元一个,在当时最大的人民币才十元,这简直是令人无法拒绝的天价。父亲想到钱包丢了以后,两天才舍得吃了一个椰子勉强充饥,还能意外带回家一笔巨款,就勉强同意卖十个椰子,留下一个让全家人尝尝新鲜。双方皆大欢喜,各自满意地下了车。
那个春节,我不仅第一次吃上了椰子,我们家还额外过了一个丰盛的春节。更重要的是父亲依靠这些钱说服奶奶终于同意到市立医院就诊,治好了多年的哮喘,尽到了他认为的孝心。
当年春节后父亲因为招工进了机关没有再去过三亚,一晃四十三年过去了,那十二个椰子在父亲的心头像影子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陈,因为店面门头写的是陈家水果店,当时没有电话和手机,也就失去了联系。
到了车站变化太大了,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水果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位姓陈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陈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父亲开始带着我在三亚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三亚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2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没有办法,我灵机一动,决定在微信、抖音等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那位姓陈的店主。
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他的水果店。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找到了他。他的头发已经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父亲还是一眼认出了他,紧走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我可找到你了,我可找到你了!语气中满是激动。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水果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孙子吧。父亲一下子又买了十二个椰子,还当场打开一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一个劲儿地竖起拇指夸赞味道确实好。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幸福。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三亚,我还来买你的椰子。他没有说话,只是使劲握了握父亲的手。
返回的途中,电话响了,是那位姓陈的店主打来的。他说,我们买椰子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三亚发展太快了,当年的店铺早拆迁了,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当了一次店主。
挂上电话,我双眼蒙眬,凝视着川流不息的人流和鳞次栉比的气派大楼,明媚的阳光穿过婆娑迷人的椰树枝叶变成了绿色,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地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三亚在我心中愈发亲切和温暖,幸福和美好。那椰子的香味随着清新干爽的风弥漫在我的周围,温暖着我、甜蜜着我、陶醉着我。
当我敲击着键盘写这些文字的时候,三亚椰子的香味依然久久留在了河南,留在了漯河,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