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报道 >> 在临港,读懂《浦东新史》中的临港

在临港,读懂《浦东新史》中的临港

2025-09-08 10:22:39
浏览量: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在滴水湖畔,读懂浦东——《浦东新史》新书分享会”在朵云书院·滴水湖店举行。这场活动不止是一次新书发布,更是一次对浦东开发开放35年辉煌历程的回溯。

由知名作家何建明所著的《浦东新史》是继《浦东史诗》之后,聚焦浦东、阐释浦东独特地位和意义的最新著作,耗时三年打磨。其中,临港新片区被单独列为独立章节,深度记录其战略崛起历程:从全国首个“环湖智慧城市”规划的提出,到特斯拉超级工厂创造的“临港速度”,再到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智能突破;书中还首次披露了诸多一线决策与建设细节——何建明在创作中多次实地走访,与片区规划者、工程师、招商团队和首批入驻企业家深入交流,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临港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何建明在书中写道,这里承载的不仅是浦东自身的发展使命,更代表着中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开放新格局。

作为一部聚焦浦东开发开放35 年变迁的力作,《浦东新史》既有宏大的历史视野——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浦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崭新实践,到陆家嘴金融城崛起、临港新片区启航的空间演进;更有细腻的人文关怀——书中刻画了一代代建设者从“打地基”到“盖高楼”的奋斗群像,勾勒出城市精神与人文温度的鲜活轮廓。

“今天的浦东,足够大!足够强!也足够美!”何建明回忆起创作历程:为捕捉真实的浦东,他先后深入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外高桥保税区等地,采访了上百位创业者、企业家、基层干部和普通劳动者。这些藏在时代背后的个体故事,最终汇聚成这部 “有温度的历史”。

作为临港建设的亲历者,原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办公室副主任朱罗江的分享格外引人共鸣。“2019年临港新片区刚揭牌时,我站在这里规划,眼前还是一片芦苇荡与海水;短短几年过去,人工智能企业、高端制造园区、世界级港口依次落成,这一切都是无数建设者日夜奋战的结果。”读者通过嘉宾的讲述,仿佛看到了那片热土上曾经沸腾的建设场景。

“愿临港成为智慧与人文交汇的典范”“希望这里成为全球青年追逐梦想的舞台”…… 活动现场,嘉宾与读者共同提笔,写就“写给未来的临港”明信片寄语,他们将对临港的祝福与憧憬落于特制的书店明信片上。这些承载着期待的明信片,将由主办方统一收藏,在未来特定时间公开展示,成为连接当下与未来的“时空胶囊”。

何建明出生于苏州,后参军入伍,在北京工作40余年,在《浦东新史》中,他写道:“回浦东,就是回故乡”。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