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作在线-无图 >> 穆涛散文|《尚书》与《诗经》的一场风云际会

穆涛散文|《尚书》与《诗经》的一场风云际会

2022-09-03 17:03:27
浏览量:

《尚书》与《诗经》的一场风云际会
(本文刊发于《芒种》2022年第5期)


国之大者,是以治国观念的蹈大方为基础的。
《多士》是《尚书》中的一篇重要文献,是周公代表周成王做的训诫词,训诫对象是殷商亡国之后发动叛乱又被节制的旧贵族。这篇训诫词不足900字,但内涵丰富,而且藏着两个了不起的政治判断,一是如何稳妥安置前朝的遗老遗少;再是清醒地对待持不同政见者,明确画出底线和红线,剥夺政治权力,但不限制人身自由,给予生活出路。其中最闪光之处,是父辈之罪不牵连后代。既斩断戴罪之人的妄念,同时赋予其新生活的希望。
在三千多年前还没有走出奴隶制度阴影的时代,有这样前瞻性的社会认知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次训诫的背后还潜伏着一系列起伏跌宕的故事,如一部历史纪录大片。
故事的发端是周武王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叛)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史记·周本纪》)“诸侯畔(叛)周”只是外患,还有内忧,周公摄政引起姬氏兄弟之间的不睦失和,以及当朝重臣召公的存疑。
《尚书·周书》中,《君奭》《大诰》《金縢》《召诰》《洛诰》《多士》六篇文献记载的史实,构成这部纪录片的主线,《多士》是剧情高潮。《诗经·豳风》中的《鸱鸮》《东山》《破斧》《伐柯》《九罭》《狼跋》六首诗,与这一系列事件密切关联,是穿插于这部纪录大片中的主题曲。《尚书》与《诗经》相互映照,钩沉出三千年前的这段沧桑史。
从周公摄政,到遭遇阻力辞摄政王,东就鲁国,之后朝廷迎归周公,营建洛阳城,再到代表成王致训诫词,历时七年。七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是这样一步一步展开的。

周公摄政引起的危机

周文王与正妃太姒生有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次子武王发,三子管叔鲜,四子周公旦,五子蔡叔度,六子曹叔振铎,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处,九子康叔封,十子冉季载。
长子伯邑考在殷商时“质于殷”,后被商纣王所杀。一种说法是文王被囚禁羑里城时,纣王把伯邑考烹为肉羹,给文王喝下,此为小说家言,不可信。
次子姬发和四子姬旦出类拔萃,是文王的左右助手,姬发即武王,姬旦即周公。
姬旦最初的封地在周,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因此称周公。后东封鲁国,史称鲁周公。周公为人孝顺仁厚,先事奉文王,后辅佐武王,一心一意,谨慎作为,深得文王和武王的器重,“自文王在时,旦为子孝,笃仁,异于群子。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史记·鲁周公世家》)
武王即位第十一年,公元前1046年举兵伐纣,殷商亡国,周朝建立。灭亡殷商后,武王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襄理殷地,以延嗣族脉。派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做监国,史称“三监”。“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史记·鲁周公世家》)
仅两年后,公元前1043年武王去世,成王年幼,周公出任摄政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襁)葆(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叛),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史记·鲁周公世家》)“践阼”,是即位登基的意思。古代祭祀的大殿之前分东西两个阶级,右阶为主阶,称“阼阶”,君主由“阼阶”上位。“周公践阼”,周公是臣子,代表成王由“阼阶”祭天告祖,引起管叔鲜等兄弟之间不睦失和,当朝重臣召公对此事也持不同意见,“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左右。召公不说……”(《尚书·君奭》)此时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师,周公摄政理国,却有“践阼”之举,有“亲政”之嫌,召公不悦。周朝的政局由此产生了严重危机。
周公权衡利弊之后,慎重做出决定,辞去摄政王,到封地鲁国去。但自己不就任鲁君,让儿子伯禽受封治理鲁国。在受封仪式上,他告诫儿子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叔父,我是德高望重的,但每天仍勤于事务,为礼贤纳士,我甚至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你要记住,天下贤人难得,治理鲁国,切忌骄慢于人。”“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是有预见力的,不就位鲁国君主,而以周朝太师身份居鲁,他知道国家将有大事在等待着他。

与召公的一次谈心

这是一篇千古美谈。
《尚书》中的《君奭》一文,记载着周公与召公的具体谈话内容,尽是掏心窝子的话。召公名姬奭,与周公、毕公为当年的“三公”,均为股肱重臣。召公最初的封地在召,今陕西宝鸡凤翔一带,后北封燕国,史称燕召公。毕公名姬高,是文王第十五子,周公异母弟弟,封地在毕,今陕西咸阳一带。召公与周公、毕公为族亲,无血缘。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引发朝政不稳。周公放弃摄政王位,东去鲁国之前,与召公进行了这次谈心。周公的思路很清晰,毕公是他的异母弟弟,不需要思想沟通。
周公年长,直呼召公的名字奭,称君奭,以示尊重。
周公与召公的这次谈心,有三个智慧高点,颇具现代意识:一、贤良人才对国家之兴盛的重要;二、建立秩序社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三、敬天地,是信仰。继承传统,把文王、武王开创的事业传承下去,上承和下传,不仅是信念,也是信仰。
谈心的要点是这样的:
君奭,上天亡商,我们周氏一族担纲使命,得以立国。国运如何长治久安是当下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你曾经讲过,我可以承担治国的重任,我实在不敢当。当下民心安定是最大的事情,谁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期待这样的人物出现。
国运长久,在于我们的后代子孙能够恪守周氏族脉几十代人的传统。如果丢掉这个传统,忘记初心使命,国将不国。
成王年幼,让他知晓光大周氏族脉传统的重要,是当务之急。我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天道宏伟,但我们也不能一味地靠天吃饭,事在人为。遵循文王和武王的治国理念,就是顺天而行。
君奭,成汤建立商朝,有伊尹辅佐,传至太甲(商第四任君主)时,还是伊尹襄助,得以格于皇天。太戊(第九任君主)有伊尹之子伊陟和臣扈。祖己(第十三任君主)有巫贤。武丁(第二十二任君主)有甘盘。这些老成持重的功德之臣使商朝得以传承数百年。
天建有德,商朝传承数百年的成功之处,是域内众属国守序循规,各级官员勤于事务。国家之兴,建立秩序社会至关重要。
国成为其国,在于群臣尽心尽职。国君一声令下,四方诸侯能够群起响应。
君奭,殷商之兴,在于重用贤良之士。殷商之衰,在于失去贤良之士。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使之成为治国理政的法宝。
君奭,文王以仁德治国,敬天尊贤,把虢叔、闳夭、散宜生、太颠、南宫括这些贤良之士团结在身边,这些人勤勉于事,克己奉行,才使文王的功德弘扬天下。
君臣一体,同心同德,才能得天独厚。
武王秉承天德,天心于怀,才使我们四人有禄有位。我们四人竭力同心,辅助武王建立克商建国的大业。
如今你我责任重大。成王年幼,尽心尽责辅佐他是你我的天职。
君奭,你我都应该认识到一点,我们的事业无比崇高,但今后的路也是泥泞难行的。
武王曾经坦露过他的心迹,他寄希望于我们二人协力同心,勤政以辅助幼主,传承光大周氏族脉。
君奭,你身居国家太保一职,我信赖你。希望你理解我这番话的用心,汲取殷商失国的教训,感念上天的兴周之德。
君奭,我今天对你敞开心扉,希望不久之后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听到你这样的话:“你我同心,共度时艰。”我还有一个愿望,希望你今后为国家多多选用栋梁贤良人才,这是我们周氏族脉的传统。
你我两人,性情相通。我今天说了太多的话,用心只有一个,就是辅佐成王,把文王以来开创的事业永远延嗣下去。
君奭,我再说最后一句,事情在开始的时候,都是顺利的,但往后会艰难起来。“祗若兹,往敬用治。”记住初心和初衷,以此为大原则,治理我们的国家。
 
周公讲的“惟兹四人”,指周公、召公、毕公,还有师尚父,即姜太公。
《史记·周本纪》记载:“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
古代有一个规矩,灭亡一个国家之后,要做两件大事,一是祭祀土地之神(社神),再是祭天神。周武王灭商进入都城朝歌,按惯例举行这两项仪式。祭祀土地之神时,武王的六弟振铎执掌仪仗之车,周公持大钺,毕公持小钺,护卫武王。在进入商纣王大殿举行祭天大奠时,召公手捧“赞采”(赞采,祭天的布帛),姜太公“牵牲”(牲,祭天的牲畜)。
 
召公对周公产生疑虑,是有原因的。武王去世后,成王即位,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国在河南三门峡一带,三门峡以东,由周公节制,三门峡以西,由召公节制。但周公出任摄政王,“践阼”而上位,召公由此存疑。周公辞职东就鲁国,临行之时与他的这次倾诉衷肠,召公感动深切,自此与周公同心如初。

三监之乱的祸根

管叔鲜是周公三哥,联手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给武庚撑腰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三监之乱”实质上是夺位之乱。商朝君主的传位制度,是“兄终弟及”,君主去世,由长弟嗣位。周武王去世后,由其子姬诵嗣位,即周成王,是“父终子及”。周公践阼摄政,有“兄终弟及”之嫌。周公排行老四,由此引起三哥管叔鲜的不满。管叔鲜在朝内朝外大肆散布舆论,说周公有篡弑之心,“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一时间人心惶惶,周成王也回避周公。周公从大局出发,辞摄政王位,由都城镐京(西安)东去封地鲁国。临行之时,与召公话别,促膝交心,成就了《君奭》那篇千古美谈。
周公东就鲁国之后,朝野归于平静。管叔以为时机已经成熟,以长兄身份联合蔡叔、霍叔,策动武庚在殷地(河南安阳、鹤壁一带)举起反周旗帜。此时周朝建国不满三年,国基不稳,民心未定,东方的徐国(江苏宿迁泗洪一带)、奄国(山东曲阜一带)等诸侯国以及淮河流域一些族群趁机举兵,多方军事力量蜂拥作乱,渐成泱泱之势。面对危机,朝廷大臣有两派意见,一派主剿叛军,倡议迎回周公;一派主和,倾向于和管叔谈判。周成王身边的人已经明晓管叔散布的舆论是离间之计,但对周公仍然心存隔阂,迫不得已迎回周公,商议戡乱之策。周公制订了两步走的计划,先平“三监之乱”,再声讨徐国和奄国的逆反。成王授权周公领兵东征,平复三监之乱费时三年,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剿灭徐、奄及淮夷各部。

周公是一位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手

周公东征之前,给大臣们做了一次战前动员报告,既明察秋毫,又极具煽动力。由史官记录下来,即《尚书》中的《大诰》一文。
《大诰》全文约900字。
做动员报告之前,周公用文王遗留下来的大宝龟进行了一次占卜,得到的卜辞是“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这个卜辞是预设的,是周公为这次报告埋下的伏笔:我们国家有来自东方的灾难,自此我们周人将国无宁日。
周公的报告讲了六层意思。
一、我受成王之诰命,跟诸位讲话。刚才占卜的结果大家已经见到,我们的国家正面临来自东方的灾难,危机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团结一致,共度时艰。
二、三监是成王的长辈,是我们应该尊重的人,但他们和殷人一起反叛。“我国有疵”,这场灾难的动因首先产生于我们内部,祸起萧墙,三监背叛了我们,和殷人站在了一起。殷人亡我之心不死,他们要夺回他们已经失去的权力,复辟他们的统治。我要率领你们去讨伐敌人和背叛我们大周的人。
三、战争一旦发动,将士就要流血,百姓也不得安宁,这是令人悲痛的事情,但我们只能这么做,以短暂的牺牲,换取今后长久的和平。
四、诸位都是辅佐过文王的老臣,请回想一下从前,我们付出那么巨大的辛劳,经历千辛万苦打下江山,建立周朝。我们是伟大的英雄文王之后,我们要永远捍卫文王开创的事业。
五、我曾经追随武王讨伐殷人,我清楚地知道这次远征会面临多大的困难,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父辈为我们规划了大厦的蓝图,我们要做夯实地基的工作;父辈为我们拓荒开垦了土地,我们要在土地上播种,还要取得丰收。文王和武王的事业不能毁在我们手中!
六、殷人不顺从上天的意旨才导致他们失去国家,现在他们的后人又在发动叛乱,是更大的不敬天。我们要替天行道,像铲除土地上的杂草一样消灭他们,来保卫我们美好的疆土。

《尚书》中的一篇准小说

《金縢》是《尚书·周书》的第三篇,这篇文献有如史话,笔法讲究,故事曲折,颇具小说味道。
古代每逢大事,均向老天爷“请示”,举行占卜,得到的卜辞,要密封于金丝缄封的匣匮之内,作为国家档案予以保存。“金縢”,是匣匮外表金丝织就的网络,相当于今天重要文件外包装上的“绝密”印鉴。
《金縢》具体记述了周成王与周公消除隔阂的过程。
“既克商二年”,周朝建国第二年,武王得了一场大病。文王十五岁生武王,九十七岁去世,又十年,武王克商,又两年,“王有疾”,这么推算一下,此时武王已是九十三岁的老人了。
姜太公和召公提议举行占卜,周公说我们要举行一场特殊的占卜,为武王祈福。
在一片开阔地上构筑起高耸的三座祭坛,分别供奉太王(古公亶父)、季历(文王父亲)、文王的神位。周公主持祭礼,他身边放着玉璧,手持玉珪,“植璧秉珪”,向“太王、王季、文王”祷告。
史官宣读周公写在典册上的祝祷词:三位先祖在上,你们的长孙姬发得了重病,一定是你们想念他,让他到上天去侍奉你们。请让我姬旦代替他去吧,我仁厚能干,多才多艺,尤其擅于服侍鬼神,你们的长孙姬发在这一点上不如我。姬发如今肩负你们的使命和重托,做保国安民的事业。现在我通过神龟接受你们的命令,如果答应我的祈求,我就带着玉璧和玉珪赴死。如果不答应我的请求,我就抛掉玉璧和玉珪。
宣读祝祷词之后,在太王、季历、文王神位前分别放置宝龟,进行占卜,得到三次卜辞均为大吉。周公向众臣宣布:列祖列宗保佑我们武王安然无恙!然后命令史官将写有祝祷词的典册和卜辞密封于金縢匣匮之中。
第二天武王痊愈康复。
“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公以自己为人质,代替武王赴死。
武王去世后,周公摄政,管叔散布流言,成王与周公之间产生隔阂。周公东居鲁国两年,这期间平复三监叛乱,周公写《鸱鸮》诗献给成王,诗中隐约含有成王听信流言的怨言,隔阂进一步加深。
三年之后的秋天,庄稼长势很好,但临近成熟时候,雷电交加,大风怒作,庄稼成片倒伏在土地上,树木被风连根拔起。天降灾祸以恶兆,成王率众臣公筑坛祭天,意外发现了金縢匣匮中之前的祝祷词。姜太公和召公找到当年的史官,史官回秉说:“这是事实,但周公命令我严守秘密,不得外传。”“二公及王乃问诸史与百执事。对曰:‘信,噫!公命我勿敢言。’”
成王手捧祝祷词,哭着说:“不用占卜了,仁厚的周公德行广大,感天动地。是我太年轻了,我要以国家礼仪亲自迎归周公。”“惟朕小子其迎新逆,我国家礼亦宜之”。
自此后,成王与周公尽释前嫌。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