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家访谈 >> 陈年喜:我更愿意用诗歌表达,但现实不能任性

陈年喜:我更愿意用诗歌表达,但现实不能任性

2025-09-03 11:11:59
浏览量:

文学即生活本身

记者:这本《人间旅馆》写的都是关于旅馆和旅途中的人,与《微尘》等之前的散文相比,这批文章在内容和写作上有什么不同?

陈年喜:《人间旅馆》以旅馆这一具体又隐喻的事物为载体,描写了一群生活儿女的生活和命运故事,主题和故事场景更集中或者说更关联一些,显得不那么散,但时间和地理的跨度更大一些,有矿山,有故乡峡河,有当下,有更遥远的时光。写作上更平和,语言和感情尽量淡然、原生,这也是生活本身的情状,其实,文学即生活本身。

记者:《老四》中写与老四只是萍水相逢,有些交集和故事,但大多不值一提,像花草树木一样被雨打风吹散。阅读你的文字,往往也有这样的感觉,似乎是一些记忆中的淡影,但又充满人生况味。吸引你下笔的,是人物和故事,还是一种感受?

陈年喜:细究起来,生活、时光、生生死死不过都是感受,这个世界的存在与变化,对于我们个体也是一种感受。感受是超越具体的人与故事的,它可以包罗万象,可以一无所有,感受是对万物世界的具体又形而上的理解。在这个世界中,人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生活与命运,这是件让人看得见又摸不透的事情。我有时澄明如水,有时又懵懂无知,我跟随着感受,那些喜怒哀乐,那些平静与炽烈,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包括山川地理。

记者:《深山旅店》颇具传奇性,写到了淘金的事,但最后你也没有照着毛子那份地图去找金矿。在前半生,你见过有人发现金矿的传奇吗?

陈年喜:作为这个行业漫长的从业人,我自己发现过,也发现或听过别人的传奇。比如有一年在山西,有人下河洗澡时在水草的根部泥沙中发现了沙金,他悄悄淘了半年金,挣了很多钱,而当地人浑然不知。据我所知,有大量的人在从事找金和淘金的事,这是一个江湖,也是一个梦,历史几千年,这样的梦从未醒过,也未断过。

“我一直试图找到更有效的书写方式,但很难”

记者:从《微尘》到《人间旅馆》的序言中,似乎能看出一些心境的变化。从相信文字、文学的力量,对“卑微之物的重新打量”,到现在认为写作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事,没什么才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与生活、年纪的变化有关吗?

陈年喜:年龄渐渐大了,生活也发生了变化,有些梦还在,有些已经醒了。原以为非常有意义的事,突然觉得并无多少意义,比如写作。快节奏的时间和时代,越来越物质的人类,对于作者来说,大概率是作品与身同灭,对于人们来说,别人的故事只是别人的故事,与自己无关。无话可说,这是很多人的状态。

记者:你前半生历经沧桑,见到了很多生生死死,这是让很多作家都会羡慕的写作素材。最近几本散文集,写的也是半生经历这些生死命运,《人间旅馆》也是如此。用你自己的话说,写的是“惊心动魄和平常”。在你的经历中,还有多少惊心动魄可以写?

陈年喜:当然还有很多,但对于作者来说,没有差异就是重复,所以我很彷徨,不知所往。我一直试图找到更有效的书写方式,但很难。我想,故事本身可以相似,但故事背后的某些东西可以丰富、延展。

记者:“惊心动魄和平常”似乎也能看成你的文学观。这种语言和语气是怎么来的?除了来自生活和个性本身,有没有一些作家、作品的影响?

陈年喜:具体的作家与作品的影响好像也没有。再大的惊心动魄,放在时间里不过都是平常事,不值一提是事物的归宿,也是世界的本态。作为一个诗人,我还是喜欢杜甫、苏轼一些,他们的诗歌是对世界的感受,而不是图解。

记者:你在前言中说,半生与漂泊有关。最近一些年,你不再需要四处在矿上奔波,还有漂泊感吗?漂泊是一种状态,还是一种心态?

陈年喜:其实这些年虽然离开了矿山,一直还在漂泊,这份漂泊除了去很多地方见很多人,更多是心灵上的,漂泊对我来说,是一种宿命吧。每天都会焦虑,想很多事情。心灵的漂泊比身体的漂泊更苦更累。最大最远的漂泊,是状态和心态的合体。

记者:这些年,你家乡很多人都去中亚了,从个人的角度看,这背后是怎样的工业转型背景?原来的一些工友现在都去哪里了?

陈年喜:时代或者说工业的发展,是建立在材料上的发展,因为资源枯竭,因为产业转型,因为别的原因,向他处求索是必然的。同辈的工友老了,病了,大多已回到了老家,或去了城市做些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身体还可以的,年轻一些的,去了西亚、中亚,更远的非洲。

“我更愿意用诗歌表达,但现实不能任性”

记者:年初你曾经发微博,说起冬天卖香菇卖了三千多元,没什么写作的活儿可接。很多人挺诧异,这么著名的作家,写作依然没有带来足以维生的收入吗?现在出书和约稿给你的生活有多大的改善?

陈年喜:我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了卖农产品上,杂事上,网购时代,利润也极薄,挣不到钱。我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稿费,但我作品量不大,每年也就五六万字左右,虽然有很多约稿,因为懒散,都没有完成。我吃药要花很多钱,抗肺纤维化的药很贵。稿费收入可以解决当下生活,但未知的老年依然让人焦虑。

记者:前几年你拥有了一间书院工作室,能否介绍下这个书院的由来?现在有什么用途?

陈年喜:其实就是一个民宿,因为一直没有客源,房子空着,当地政府给了我一间房子可以自由入住,因为离我老家远,我也很少去,大部分时间还是空着,不过环境很好。

记者:后续的写作,是以诗歌还是散文为重?会出版新的诗集吗?

陈年喜:以散文为主,很少写诗歌了,但我还是有很多对诗歌的理解和想法,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诗要写,看机缘吧。

记者:抛开市场因素,诗歌和散文哪种文体更适合你表达自己?

陈年喜:我更愿意用诗歌表达,也更有诗歌梦想,但现实不能任性。

(本文转载时有删节)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