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影子穿过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和中年时代——
一、我与自行车
我的少年时代、青年时代,甚至是中年时代都与自行车有关,可以说自行车就是我的影子……一个夏天的黄昏,我求大哥把他的自行车(永久牌)借给我练习。与两位邻居男孩偷偷把自行车骑上离家比较远的沙石坡路——你追我赶地冲上坡、溜下坡时,因为没有掌握好车头和刹车的配合,我被甩下车,小腿骨摔断了……父母亲把我抬到医院疗伤。半年后,我又好了伤疤忘了疼,我行我素地骑着自行车。尤其是参加工作后,自行车简直成了我的影子(因为那时候小城市公交车很少,大多数家庭只有自行车,自行车是我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自行车作为我的影子的岁月里,我换了三辆自行车。第一辆是黑色的双杠永久牌自行车,因为我当年常载重物;第二辆是红色的单杠凤凰牌自行车,与我妻子共同使用;第三辆是斜杠的赛车型的自行车,由于我曾经也参加了骑友团……还有一件关于自行车并值得骄傲的事,就是恋爱季节,我女友也就是我现在的老伴,就是坐在我的自行车上和我谈婚论嫁的。那时,我带着女友坐在同一辆自行车上,共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二、我与手机
自从有了手机,大街小巷,甚至坐在家里的人都成了低头族。而今手机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如影子一样)带给我们很多便利和乐趣。现在手机代替了电话机、电视机、照像机等等。我喜欢玩手机,因此手机不离手(微信、微博、视频、购物、抖音、写作等)
手机从大哥大、功能机、小灵通、半智能手机,到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了大众生活。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打电话和发送短信,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记得在没有普及手机的年代,出现不少难忘的事情。那是九十年代初,我带母亲和大姐在南京、上海、苏州、杭州游玩——在上海的淮海路大商场里,我大姐为我母亲买衣服,我在商场外面一边欣赏大上海的街景,一边等她们。因为上海的商场大门多,不知道我大姐带母亲从哪个门出去了……等了很久,不好!她们与我走散了。我吓得失魂落魄,边喊边找她们。好心人提醒我去公交车站台看看。结果真的在公交车站台发现了她们(幸好人多她们没有挤上车)否则,我真不知道后果怎样……如果当时有手机呼叫就不必提心吊胆,只要手机一响就知道我大姐和母亲在哪里!所以说:有手机真好。当代生活中,手机已经成了不能离开我们的影子。
三、我与老伴
人生中无数老夫老妻就是不离不弃的影子。我与老伴都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我们经人介绍牵手成功;我们也是磕磕碰碰走过了三十多年。特别是婚后的开始十年,我和妻子不仅工资低,双方父母由于儿女多也无法补贴给我们。加上我们的儿子出生,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欢乐;另一方面又给我们带来了经济压力。于是,我们与同学合伙开了一个瓷器销售店。江西景德镇是世界闻名的瓷都,街道上有瓷径、瓷櫈、瓷灯柱,更有瓷器店一家连着一家的瓷器街。我们在瓷器店里一边卖瓷器、一边画瓷器(我在瓷器上画人物、花鸟、山水等线条;我妻子在线条中填入彩色颜料,再送到窑火里经过高温烧烤——“粉彩瓷”)我们终于共同度过了人生的难关、儿子考上了师范大学、结了婚生了孩子——小孙子给我们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夫妻之间虽然是彼此的影子,也有拌嘴的时候——谁家的锅底没有灰地发生过鸡毛蒜皮的小事呢?舌头和牙齿本来就是为了相配合而存在的!我与老伴经过生活的摩擦,相互了解了对方的优点缺点——她耍性子的时候,我就装聋卖傻;我发脾气的时候,她就炒几盘我喜欢吃的菜,和平地解决了老夫老妻的矛盾问题……
而今,我和老伴都领了《退休证》,更成了彼此之间或长或短的影子。
老伴和我参加了八十五式杨氏太极拳的练习。我俩都买了太极服、我买了太极刀;我老伴买了太极剑……我们早早地赶到我家附近的公园广场,等候教练一招一式地耐心辅导我们。曹教练先教我们热身运动,如太极十三功、八段锦和站桩——她教我们深呼吸、收腹、坐吧台椅似的。接着梁教练教导我们太极拳的套路——他教我们如何动膝、如何转腰(腰带手脚)、如何沉肩松胯等等。我和老伴每天从老年大学太极拳练习班回家后,照着镜子练、跟着电视里的视频练、随着口令(拳谱)练。我们互相监督、彼此纠正,边学边请问教练,学得有模有样……当然,距离真正的入门还远呢,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
通过练习养生健身太极拳,我渐渐地认识——练习养生健身太极拳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投资。因为相比于生病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治疗,提前投入时间进行养生健身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太极拳的养生健身练习,更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不仅让我们老年人受益于身体的健康,还滋养了我们老年人的心灵。所以,练习太极拳又成了我和老伴晚年生活组成部分。如果说太极拳成了我和老伴锻炼身体的影子,那么,我又成了我老伴生活的影子;我老伴也成了我生活的影子,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