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散文 >> 熊其英《章大传》

熊其英《章大传》

2025-08-28 10:20:10
浏览量:

熊其英曰:呜呼!伦纪之间[1],岂非士大夫责哉?自土大夫不完其性,而独行乃往往见诸农工妇女微贱不识字之人[2]。薛君春畲尝为余言章大,如章大者,不亦伟哉?不亦伟哉?

章大,昆山之扬湘泾人[3]。兄弟二人,同业剃发。大无名,人以序呼之曰章大、章二云。大有姊嫁匪人[4],归依大,与大妻不睦。大曰:“姊吾同胞,妻何为者?弟今有子矣,吾何妻为?”遂出之[5],终身不复娶。章二不检于行,䏖鸦片[6]。剃发所得泉[7],兄弟分贮竹筒中,米盐家用,大独任之。二自私其筒,犹时时苦不足,大窥得其意,辄以入己筒泉,误入弟筒以足之。二病咯血,大出泉令就医,二糜其泉[8],归诡述医言,谓病无庸药[9],但多吃肉可愈。大于是日烹肉供弟。大与弟章二处,衣食率自取旧恶者。人问之:“汝弟吸鸦片乎?”必曰无之;“女家衣食女一人谋乎?”必曰无之。大之爱弟妹,出于天性。久之,章二亦爱大甚。大出归或晚,章二与二子候伺之,常相望于道。而是时里中有诸生某者[10],事母有违言[11],大语人曰:“我不意秀才乃如是!”言之毗欲裂[12]。呼之剃发,独望望避之[13],不某应云。大卒咸丰六七年间,年四十余。

赞曰:章大一镊工耳[14],余遇之,亦将以工役之。乃其内行若此[15],役人役于人,名实之间,可不辨哉?春畲述大事甚核[16],余据来稿润色为比传[17],岂第欲为大留其名邪?


注释

[1]伦纪:伦理纲纪。即封建的伦理道德准则。

[2]独行(xìng):独特的品行、操守。

[3]昆山:县名,属江苏。

[4]匪人:行为不正当的人。

[5]出:离弃。

[6]䏖(yìn):瘢。引申为不良的癖好。

[7]泉:古代钱币的名称。

[8]糜:通“靡”,指浪费。

[9]庸:须,用。

[10]诸生:明清二代对已入学的生员的称呼。

[11]违言:表示不满的违忤之言。

[12]眦(zì):眼眶。眦裂,形容忿怒到极点。

[13]望望:去而不顾貌。辟:通“避”。

[14]镊工:理发匠。镊,用镊子拔去白发和胡须。

[15]内行(xìng):在家中的言行。

[16]核:翔实正确。

[17]润色:修饰。


译文

熊其英说:唉!维护伦理纲常,难道不是士大夫的责任吗?自从士大夫不能保全自己的本性,而高尚的品行反倒常常出现在那些农夫、工匠、妇女等卑微不识字的人身上。薛春畲先生曾向我讲述章大的事迹,像章大这样的人,难道不伟大吗?难道不伟大吗?

章大是昆山扬湘泾人。兄弟两人都以理发为业。他没有正式名字,人们按排行称他章大、章二。章大有个姐姐嫁给了品行不端的人,回来投靠章大,却与章大的妻子不和。章大说:“姐姐是我的骨肉至亲,妻子怎能相比?弟弟如今已有子嗣,我还要妻子做什么?”于是休弃了妻子,终身不再娶。章二行为不检,沾染鸦片。理发所得钱财,兄弟分开存放在竹筒里,但米盐家用全由章大独自承担。章二私藏自己的钱筒,还常常抱怨钱不够用,章大察觉后,便故意把自己筒中的钱误放进弟弟筒中补足。章二患咯血症,章大出钱让他就医,章二挥霍完医药费后,回来谎称医生说不需服药,只要多吃肉便能痊愈。章大于是每天煮肉给弟弟吃。章大与弟弟相处时,衣食总是自己拿破旧的。有人问他:“你弟弟吸鸦片吗?”他必答没有;“你家的衣食全靠你一人张罗吗?”他也必答不是。章大爱护弟妹是出于天性。久而久之,章二也对兄长敬爱甚笃。章大外出晚归时,章二常带着两个孩子在路上等候张望。当时乡里有个秀才对待母亲言语不孝,章大对人说:“想不到秀才竟能如此!”说得目眦欲裂。每当这个秀才来唤他理发,他总是避而不见,从不答应。章大死于咸丰六七年间,年仅四十余岁。

赞曰:章大不过是个剃头匠,若我遇见他,也只会把他当作普通匠人役使。没想到他私下的品行如此高尚!使唤别人还是被人使唤,名分与实质之间,难道不需要明辨吗?春畲讲述章大事迹非常翔实,我根据来稿润色写成这篇传记,岂止是为了让章大留名于世?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