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春长之城盘鲜果

春长之城盘鲜果

2025-09-12 11:42:13
浏览量:

春长之城盘鲜果


每年的小雪节气后,临朐县城周边那些寂寞了半年的樱桃大棚便陆续热闹起来。

果农们上棚膜、整棉被、剪树、施肥,都掐着日子忙活。十来天的忙活后,坡坡川川的大棚里便陆续升温。樱桃树在升温后的大棚里渐次苏醒。春的味道在棚中荡漾,在树梢上绽放。地面上的野草花也偷一片冬阳凑个热闹。蒲公英的花最是领先,虽是稀落,但看到金黄色的花朵泛起点点的春色,让人留恋。

等待枝头樱桃花开放的日子里,是果农们最为闲暇也最为烦躁不安的了。他们不停地观察着枝头的花,预测着坐果、膨果,想象着采收。这个时候,果农们喜欢串联,相互访问,讨论比较哪户的花开得强。借着网络的联系,远方的“棚友”也不时来访。“有朋自远方来”,附近的棚友也都会过来凑热闹,有时三五个,有时十个二十个。只要棚友聚多的,那些卖肥卖农药的“专家”就会主动过来设筵招待。这样的相聚,果农们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地盘鲜果。

他们相聚在含苞欲放的樱桃树底下,摆一张或几张矮桌,在肉山酒海中,洗上几盘刚采的婆婆丁(蒲公英),割上点韭菜,洗洗,蘸点酱醋,春的味道就足足的了。果农们相访之意不在菜肴,而是他们的“擂台”——就地盘鲜果。

每年的那个时候,我都盼着他们的相邀。我也有幸连续十二载参加这样的擂台,且每年有十多次。历久弥坚!置身于他们之间,洗得身心无杂念,无限的希望在向前!每每这个时候,我常常想起王阳明的“致良知”。王阳明曾这样向弟子解释,“孔子有鄙夫来问,未尝先有知识以应之,其心只空空而已。但叩他们自知的是非两端,与之一剖决,鄙夫之心便已了然。鄙夫自知的是是非,便是他未来的天则。虽圣人聪明,如何可增减的一毫?他只不能自信,夫子与之一剖决,便已竭尽无余了。若夫子与鄙夫言时,留得些知识在,便不能竭他的良知,道体即有二了。”这句的意思是,孔子引导鄙夫自我反省,对自己的“矿藏”进行发掘。

果农们的“擂台”,虽无圣人在,但众人互为“圣人”。他们在争论中回想、推断,也相互交流经验,他们的就地盘鲜果就盘明白些,管树的方向也大致了然于胸了。

方向永远大于行动,有了方向的行动,才能向着丰收发展。然而,那些固执己见的观点也时不时地冒出来。于是乎,在生产中就有了既有借鉴也有固执,反映在樱桃树上,那就是更加细心地着眼,更有效抑强扶弱,消除竞争与霸权,保持树势中庸,方能结果延年。

果农们在实践中知识的积累,仿佛不是为了丰收,而是为了“擂台”上有充足的“炮弹”,把别人打到自己的轨道上来。可是,这出膛的“炮弹”往往打不醒别人,只打醒了自己。“初学三年,世无敌手。再学三年,寸步难行”,十几年二十年后方才发出由衷地感叹,正果还是修不成。有几年、十几年勉勉强强的丰收,算起来也还有不少的遗憾。不过,这些遗憾都是动力,为了消除那一些些的遗憾,鲜果必须年年盘。

农艺技术是发展着的宝藏,乡村振兴离不开其组织能量。春长之城,鲜果常盘,革在其中,兴在其间!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