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正视年老

正视年老

2025-10-31 09:40:33
浏览量:

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机能必然会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人人都应遵循。因此,到什么阶段,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努力做一个正视年老,理性退休的明白人,应该说是对越来越多人群的很现实的要求。

不错,“鹤发童颜”有之,“老而弥坚”有之,“老当益壮”有之……但这仅仅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不是群体,亦非规律。即使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和明天,寿命肯定可以岁见其延长,但,年长者,日见其衰老的现象,仍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唯有面对,唯有正视,唯有理性地对待和把握,才是科学和明白之举。

俗话说,凡事有度,物极必反。而“生活有度,人生添寿”,则是对一个人生命过程的经验性总结。设想,一个年届耄耋的老者,如果仍像二三十岁的青壮年那样,“早做而夜思,勤力而劳心”,一如既往,废寝忘食的献身于某项事业,那不是一个缺少自知之明的“作秀者”,就是一个违背规律透支生命的“糊涂虫”!

人老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适可而止,养成和保持“吃喝拉撒睡起炼”的规律习惯;尽量不和人计得失,不和事比劳累,不和命开玩笑;尽力将心态稳下来,把脾气削弱下去,把现阶段的兴趣培养起来,把目标降低下来。对自己不再太抠,对别人不能太靠,爱亲情,重自己,淡化抱怨,装聋作傻点儿。

有资料称,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说过,人生有四个存折:即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丢了,那么其他的存折都会过期。然而,当今世界,千姿百态,物欲横流,即便老年人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多种诱惑甚至上当受骗。因此,如何正视现实,做一个理性老者?这是我们每一个老年人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自我考验。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要怕被人遗忘;不要怕受到冷落;不要不识时务地抛头露面,还要插手管事;不要怕失去讲话的机会,产生令人厌恶的指导癖;不要怕后来人否定自己,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必然的规律和真理。”我想,这通俗易懂的话语,既是对众多历史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也不失为自己的一些切身体会吧!听来,倍感真实可敬。不错,唯有识时务,唯经被人冷落和遗忘,才可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失寻常,是非由之;以超然的眼光,看透人世间一切风尘,淡泊以至无视一切功名利禄,才可能真正拥有老年人最宝贵的生命养料----宁静。

说到宁静,令人立刻想到宁静的月夜,宁静的灯光,宁静的心情……不错,宁者,安宁;静者,平静,这是生命的食粮。一位作家说过,老年人最可贵的健康保障就是宁静的心境。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平静的心境,才能够理性面对生命过程中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的百态。而一个人只有神凝气静心平时,才可能做到不虚妄,无奢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因为,所有的烦恼,皆源于喧嚣;所有的伤痛,都来自躁动。肉体奔波太久了会劳累,而灵魂游离太久了也会成伤的......

有一篇短文,这样说:“芝兰生于幽谷,不因无人问津而不芳,这是一种淡泊;梅花开于隔隅,不因阳光冷落而不香,这是一种优雅;溪水绕石而过,不因山石之阻而纷争,这是一种低调。”是啊,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无欲则刚,断舍离则强。退了休,越来越老,应从思想到行动,自我调整,简单一点儿,快乐潇洒一点儿,快乐一点儿。

应该说,走近夕阳,正视年老,是一种理智,一种清醒,一种明白。心理年轻,是一种修炼,一种道行,一种超然。退休,退休,那就心悦诚服地退下来,换一种方式生活休养,慢慢慢慢地修练到外在守愚、内在收静、骨子里仍需要守信的境界......这,应当不失为一个寻求幸福快乐和健康的秘方吧!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