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潭口漫步走进云龙乡腹地,境内有两条小溪,左有后垅溪,右为台鼎溪交汇在古色古香两座“双溪桥”处。走过脚下横卧在后垅村吉溪上的这座公路桥是闽清县域十个乡镇的交通咽喉,承载着十个乡镇人民的希望和梦想!我心情愉悦地拐进后垅吉溪下游,脚步轻轻地徜徉在这风轻云淡的冬日早晨,只怕惊走这美好的宁静!只见河岸古韵蜿蜒平缓又小逆流而上,沿溪两岸有修不久的步道和木栅栏守护,走过中途的石桥,后垅村的中心地带就在眼前,村前水泥步道环村而抱,沿溪岸边石栅栏雕刻精致,这一带河床让人惊奇,一生难得一见,时间是怎样的一种鬼斧神工能把这里的河床中心的溪石雕琢得惊人的奇皅平展瑰丽,这种神奇的“水滴穿石”自然杰作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我脱去鞋袜赤脚去感受这块土地带给我的感触感动;我站在河床中心用手去探寻这里的水带给我的温柔,在这冬日的早晨,水是冰凉的,我的心却是热乎的……为了这篇短文我近期不止一次来到这块水土去探索去寻找给我们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儿子,同时也是我的近邻,他的事迹已经久久镌刻在我心中是我最值得骄傲自豪和尊敬的长辈——在宇宙中的一颗编号为17606小行星,经国际组织审核通过,被永久命名为“吴孟超星”的著名将军吴老前辈!
发端于福建省德化县境内的小戴云山主峰,海拔1856米。戴云山脉以其博大恢弘的气势,群脉四方游走在大地上像无数条巨大无比的“龙”,撒布在广阔的“闽中屋脊”。其中有一条“龙脉”被宋代大儒朱熹挥笔为“八闽岳祖”的白岩山以婉转旋回的灵气,贯穿在闽清县域内的三溪、坂东、白樟、云龙际上、梅城和梅溪。后垅村可见高耸的大湖仙主峰历历在目,吉溪水在阳光下似一条玉带由东而来环村向西而去,从潭口注入梅溪。吴老将军出生的祖屋就在大湖仙主峰环抱中一个叫“永安垅”的山脚下!“福银高速”穿屋而过,祖屋已被拆迁似乎有些许遗憾,但当地政府在原址略前地块修建了一座一层坐西北向东南总占地面积六千多平方米的“吴孟超院土馆”偌大建筑弥补了之前的不足,走进二千零五十平方米的“吴孟超院土”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吴老一双手的雕刻,就是这绝妙的“神手”给吴老创造了多少救人无数的人间奇迹,这双神手给吴老一生创造了对人民莫大的贡献和数不清的荣誉!我走进迷宫式的展馆,流连辗转反复认真端详走着看着想着思考着展厅内一百六十多张图片和二三十件展柜里的著作、模型、播放的录像、文件和文物,每一张图片都是一段感人的故事!每一件文物都有动人的事迹!
我仿佛渐入佳境,看到了吴老将军的人生轨迹,出生在旧社会、经历苦难童年、随父漂洋过海、异国他乡割胶、锻炼成长、一九四七年毅然回国求学、考入名校同济大学遇见中外名医恩师裘法祖,拜师求艺,学医,成其爱徒!一九四九年在华东军区参军入伍、入党、确立正确人生道路,从军七十载,从普通一兵成长为我军上将,军队将星,老婆儿女四人参军,从一九六零年创建第一台手术开始,始终站在手术台上……达到了主攻“中国肝胆外科医术”最高境界,让无数家庭破镜重圆,成长为新中国一代名医;从一九六三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开始到三代党的领导集体的高度肯定,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名扬世界的大明星,经历了平凡到不凡伟大的人生历程,我仿佛看到了吴父“励志报国、勇攀高峰、大医仁心、甘为人梯、回报乡梓、大爱无疆”我似乎看到了他完成了遗愿,倒在手术台旁,幸福安详地闭上双眼走完了(1922.8.31一2021.5.22)无比辉煌的人生道路……;他的家国情怀,他一生著书十九部,记载了医疗医学手术路上极其珍贵科学实践的总结;他还是一名军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一名良师,把自己的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传授给徒弟,部下,带领他的团队,创下了一件又一件人间奇迹!他还不忘家乡、创建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家县,有他的手书“闽清县医院”石刻;还创办闽清县云龙乡卫生院;家乡,有他资助命名的后垅村中心小学……罄字难书吴老先生一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和一生无比辉煌的业绩,写也写不完。
人总是要走的,吴孟超院士三年前最后还是无比痛心地离开我们了!我站在吴父的铜像前;站在庄严的“院士馆”内;站在生他养他的厚土上;站在他祖祖辈辈居住的“家”的原址。思绪难以平静,心潮翻湧,也坚定了写这篇散文的决心,也许千年之后还有读者会看到我的短文,或者会给读者带来一丝亲近感!也是我的最大愿望。
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虽然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和灵魂已经化成无数“医者”的动能,他的精神和灵魂已定格在那颗高不可攀的小行星上,在宇宙中永存,永久地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