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诗界-无图 >> 胡喆 | “再”与天台山“浪漫约会”

胡喆 | “再”与天台山“浪漫约会”

2025-09-17 13:56:04
浏览量:

“天台山,高不极。上中去天不咫尺,台星下射扶桑赤……天台山,高不极。作镇东南比天脊,屹立干坤自开辟。”秀发齐腰时,我读明朝文学家谢铎的《天台山》,就对天台山产生了“好感”,心心念念的。于是,就萌发了一定要与天台山来一次“浪漫约会”的诗意夙愿。

第一次与天台山“浪漫约会”,是跟随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一起,在《徐霞客游记》里,足不出户“约会”的。因为,是在书里,在纸上,只能算是浅“约会”,假“浪漫”,没有与天台山“亲密接触”,根本不识天台山“真面目”,如果说“浪漫”的确有点像美丽的谎言。

与天台山在书上的浅“约会”,虽没有“浪漫”可言,但燃起了我的“激情”,对天台山更是“朝思暮想”,“十里春风不如你”——纵有十里春风也不如天台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心心念念”不如见一面。于是,决定“再”与天台山来一次“浪漫约会”,跟随导游身临其境,实地游览。

天台山位于浙江省东部,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远文化的名山。这里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是“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


步入天台山

“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我在心里默默吟诵徐霞客《游天台山日记》的开篇之句,仿佛瞬间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与明代这位伟大的旅行家一同踏上了天台山的探秘之旅。而事实是导游带我们正走在通往天台山的小径上,开启了与天台山的“浪漫约会”之旅。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我们走在小径上,山间的雾气在脚下流转,清露似乎想沾湿我们的衣襟,路边的植物,叫得出名字的,叫不出名字的,都尽收眼底,宛如仙境。

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手持云台相机等,“忙”着选景、聚焦、自动美颜,都在秒变摄影师,“忙”得不亦乐乎。

一边走路,一边拍照,很快就到了天台山。导游给我们介绍:“天台山自古就是佛、道圣地,山中有七十二峰,峰峰相连,气象万千。”导游的普通话虽然不如专业播音员标准,但声音比较温和,还是富有磁性,带有江南士子特有的儒雅“韵味”。

游客们听导游说话的少,忙着与天台山亲密接触并与之同框留念的多。


来到国清寺

晨钟悠扬,古刹巍峨。转过一个山坳,我们就来到了国清寺前。我们在寺前驻足观看,细细观察着寺院的建筑格局。国清寺是天台山的著名寺庙之一,被誉为“江南四大古刹”之一。

寺庙前,有一座古老的牌坊矗立着,牌坊上刻着“国清讲寺”四个大字。进入寺庙内,香烟袅袅,钟声悠扬,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我们在寺内转了一圈,聆听了僧人的讲解,对国清寺的历史和文化有了一点了解。

在国清寺内,我们还观赏了隋塔和隋梅。隋塔是一座古老的佛塔,建于隋朝,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塔身呈八角形,高59.4米,是天台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隋梅是一棵古老的梅树,相传是隋朝高僧智顗大师亲手所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梅树苍劲挺拔,枝干虬曲,花朵盛开时,香气扑鼻,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

国清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不愧为天台宗祖庭。徐霞客曾经游览天台山赞过国清寺,我仿佛看见他的眼中正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是属于一个真正求知、求实、求真者的光芒。


观石梁飞瀑

水声轰鸣,如雷贯耳,没见其“水”,先闻其声。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了石梁飞瀑。石梁飞瀑是天台山的著名景点之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

远远就听见轰鸣的水声,传入耳朵。当我们来到瀑布前一看时,只见一条巨大的石梁横跨在两山之间的瀑布之上,瀑布从石梁下倾泻而下,形成了一道壮观的水幕。水花四溅,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再向上仰望,就觉得这条主体瀑布好像是从两山“笔直”的“壁膀”下扯出的似玉又像银的巨大“水帘”,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飞瀑接梁连潭,水天雾海,蔚为壮观,哗哗巨响,声如破竹,瀑布落进深深的水潭中,溅起无数洁白的大、小水花,在太阳下更像“大珠小珠落玉潭”,晶莹闪耀,在水中银光闪闪,一路入潭,潭中波光粼粼,在峭壁上被扯成几缕的小水帘,飘入空中,似纱如雾,又好像给飞瀑拉上了一层薄薄的银纱“帷幕”,但还是没有遮住飞瀑漂亮的“颜值”和壮观的气势。

“石梁飞瀑是天台第一奇观!”导游很兴奋地说。

看着瀑布飞流直下的风采,宛如一幅水流长卷,汩汩有声,再落入深潭怀抱,充满诗情画意,深受墨客青睐,纷纷与之聚焦、“同框”定格美好瞬间。

我似乎有些“醋意”。于是,联想到湖北三峡大瀑布,不仅美丽壮观,而且还充满“神秘色彩”,即使久旱不雨,这里依然会有“飞瀑不绝,泉声不断,四时之景,各不相同”的壮观景象,所以,有文人游客曾留下了这样的妙赞:“朝游三峡大瀑布,一山阳光一山雾;午游三峡大瀑布,一身凉爽一身舒;暮游三峡大瀑布,一片晚霞一片露。”

游客们坐在瀑布边的岩石上休息时,我突然对石梁的宽度,瀑布的高度很感兴趣,导游对答如流。


去华顶观日

夜色中的天台山静谧而神秘,只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和脚步声在山间回荡。按旅游行程攻略,第二天凌晨,我们随导游登上了华顶。登上山顶时,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我们找了一处视野开阔的地方或坐下或站立,等待日出景观。同游者都连忙取出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智能手机,手持云台相机等拍摄工具,准备记录这千载难逢的美妙时刻。

慢慢地,慢慢地,我们目睹了天边泛起的红霞,云海在慢慢翻腾,一轮红日缓缓升起,把整个天台山染成了金色。

“此情此景,着实令人心旷神怡。”导游饶有兴趣地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经来天台山好几次,但每次都有新的发现和不一样的感悟。”


游智者塔院

“在我们感慨国清寺的自然环境的时候,更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山顶上的智者塔院。”听导游这样说,我们自然觉得那一定是一处比国清寺“更胜一筹”的地方,更具有天造地设的唯美风格的以天地山岳森林白云为背景的宗教建筑群落。

石径很窄,就在山林荫翳之下,向上延伸而去,转过一个拐弯儿就到了山脊上。山脊上有一条由石头铺成的路,经年累月地任由游人在上面留下足迹。这条路被称为唐诗之路,徐霞客之路。写过唐诗的人走过,写过游记的徐霞客走过,我们来了,似乎是和那些曾经有过富有诗意人生的文人墨客同路,他们已经离开了,留下了他们曾经欣赏过的盛景。

智者塔院的围墙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砌成的,还保持着古代的样子,再仔细一看,发现石头和石头之间没有用水泥混凝土之类的黏合剂粘连,而只是用一块一块的石头垒起来的,垒得横平竖直并且纹丝不动,似乎具有顽强的、超凡的生命气息。

同游的一个建筑行业的大咖很专业地说:“智者塔院的建筑融合了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值得细细品味。”

也许,西安生命之树的设计师——国际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到了天台山,也会从建筑方面,用专业术语高度赞美天台山的国清寺和智者塔院。

然而,连绵的天台山,永远有美好的风景等待人们欣赏。

依依别离时

上山时很高兴,下山时很不舍。在下山返程的路上,夕阳西下时,我们依依不舍来到了山脚下。这意味着与天台山的“浪漫约会”接近了尾声,落下了帷幕,我不禁感慨万千。

昔日,徐霞客不远万里远征西南,涉足高山峡谷,一生踏遍大半个中国,“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独自用脚,丈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自用笔,记录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科学资料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我们有高铁、有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导游陪着我们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用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手持云台相机等先进的拍摄工具记录自己旅途的所见所闻,定格美好景物,留下珍贵而永久的记忆。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山水之美,在于发现;人生之趣,在于探索。”这些经典语录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徐霞客给我们留下的智慧箴言。时光荏苒,沧海横流,天台山依旧傲然屹立,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也将发扬光大,永远传承。

花开季,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和景明,是登山观光的好时节。天台山简直就是天花板级别的佛、道圣地。天台山的美,是那样的纯净与高远,仿佛能洗涤人的心灵,来这里可以少一些裹挟,多一些从容,让人重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再”与天台山“浪漫约会”,与天台山有亲密接触,是实实在在的深“约会”、不折不扣的真“浪漫”。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领略了大自然的“生花妙笔”——天台山宛如仙境、石梁飞瀑气势壮观,日出景观云蒸霞蔚;欣赏了中国建筑的“传世杰作”——国清寺香烟袅袅,古刹巍峨,智者塔院历史悠久,气势恢宏,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确实让我享受了一场生动美妙的视、听盛宴!也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珍贵而难忘的美好回忆!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