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良先生笔下的《大唐月色》,是那样美轮美奂,读罢让我陶醉其中!
文章开头描述:“走进大唐,你会被融融的月色包围,徜徉在月之故乡。大明宫里,唐明皇、杨贵妃以月儿为灯,以灯儿为虹,领着一群宫娥共舞《霓裳羽衣曲》。雍容华贵的佳丽们,面如满月,与悬空之皓月交相辉映。大明宫翩翩舞姿与月宫嫦娥的清舞共乐,乐工的仙曲与月宫的仙音共鸣。大明宫是‘日月宫’,舞者们哪里还分得清自己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作者将我的思绪带进了大唐,带进了大明宫。融融的月色里,我仿佛看到雍容华贵的贵妃、佳丽在“日月宫”翩翩共舞,让人感觉到大唐月色有多美!
接着,作者又写道:“诗心满满的大唐,一轮皓月当空,明亮而招摇,玉盘轮转、月圆月缺、盈盈亏亏,时时牵引着诗人的心。月影朦胧,浮想联翩,吴刚、嫦娥、玉兔、桂花树、广寒宫……时时撩拨着大唐的诗绪,整个大唐沉浸在一片融融月色之中……”好一轮明月照亮着盛唐大地,文中充满了诗情画意!
说到唐朝,最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可算唐诗,唐代著名诗人层出不穷。
这一时期,不但出现了伟大诗人李白,还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优秀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等等,都是唐朝代表人物。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诗篇,都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很多耳熟能详的唐诗都是出自盛唐时期。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是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具有郁勃、浓烈的时代气息。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强大的国力、缤纷的文化和开放的社会风气,造就了无数文人墨客。将一个超级大国的巍峨形象,展现在当时的世界面前,誉称为“大唐盛世”。
大唐是一个流光溢彩的时代,盛唐时期的经济、文化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唐也是诗词的盛世,《唐诗三百首》大多都出自盛唐时期。
提到大唐,首先不能不说唐玄宗李隆基,唐王朝在他的治理下,出现了近三十年的繁荣盛世。是他开创了这个时代,他卓越的文化艺术才能,使他站在了盛唐光华的中心。
讲起大唐,不得不说“诗仙”李白,他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著名诗篇传诵千年,他的艺术成就被公认是中国诗歌的巅峰,名重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
李白将古往今来、天上人间的精华都汇聚在了杨贵妃的身上。李白用他的诗笔,歌颂了大唐盛世中最动人的帝妃之爱,描绘出大唐盛世中绝世的容颜。
李白本身生活在盛唐,描写大唐月色的诗非常多,如《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诗中描写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
又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还有脍炙人口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千年的月色成就了大唐的名声,让大唐有着别样的风韵。
著名诗人杜甫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感叹当年:天上的月亮要数大唐故乡的最明亮!
著名诗人王维诗《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描写道:那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诗人张九龄诗句《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说的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彼此相隔天涯却共赏月亮。诗人与友人隔着天涯海角,一同欣赏大唐的月色!
我在王国良先生描绘的大唐月色中徜徉,陶醉其中!
李白诗中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面对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从而感慨万千。今月古月只有一个,而今人古人则不断更迭。“今人不见古时月”亦意味着“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意味着“古月依然照今人”。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数,只如逝水,然而他们见到的明月则亘古如斯。后两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前两句基础上,进一步把明月悠长而人生短暂之意,渲染得淋漓尽致。诗情、哲理并茂,读来意味深长,荡气回肠。“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感叹:我只希望在对酒当歌的时候,皎洁的月光能常照杯中,使我能尽情享受人世间的美好岁月。全诗感情饱满奔放,语言流畅自然,极富回环错综之美。诗人由酒写到月,又从月归到酒,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将明月与人生反复对照,在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感受中,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层思索。
王国良先生在书中感慨道:“唐人尽赋望月诗”!
如作者所述:“文人有绮思,月下有奇趣。千景万物,月色铺陈,别是一般情趣,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唐诗的全盛时期,是唐代社会高度繁盛、极富艺术气氛的时代。唐诗经过一百多年的酝酿,达到了全盛的高峰,其成就极为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