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清明节杂谈

清明节杂谈

2025-05-16 11:36:37
浏览量:

清明节前后,为了迎接一年一度的清明节的到来,承德本地的文人骚客们即兴而发,写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杂谈等文章,以独特的方式缅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或者趣闻逸事,表达自己的思念和哀悼之情。有些诗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譬如:围场李忠老师写的那首《祭祖诗》就堪称佳作,读时让我热泪盈眶,情绪激动。有些文章撷取儿时与父母亲相处的片断,让人读后哑然失笑,真有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把人的思绪重新拉回到童年,不禁让人感到时光流逝的太快,心生无限的感慨。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和妻子一起回老家祭祖。到家后,弟媳秀云告诉我说:“清明节的当天不上坟。”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奇怪地问:“为什么?当天不上坟,那什么时候才行呢?”秀云说:“清明的前十天,或后十天都行。”我说:“这是什么时候兴起的令啊?我怎么不知道。过去不都是清明当天上坟吗?”弟媳妇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是大家都这么说。”我一时默然无语。秀云接着说:“今年清明还有一个禁忌。”我问:“什么禁忌?”秀云说:“不让动土,不让添坟。”我忍不住又问:“为什么?”秀云说:“今年是两个春,不上坟。”我听后真的无言以对。清明节祭祖始于唐代,辗转至今也有几千年的历史,怎么突然之间出了这么多莫名其妙的讲究?联想到清明节前网络上、发出一些告诫,什么女人不上坟;什么70岁以上的人不上坟;什么双春年不上坟,等等,真的不知道,当今社会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驱车百里回老家去上坟。沿途放眼望去,满山遍野都是花花绿绿的颜色,每个坟头的旁边都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假花,让人顿时产生一种非常阴暗而又恐怖的感觉。我想,如今正值春燥易发山火的时候,政府禁止清明节燃烧纸钱,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春天天干物燥,如果不限制烟火,一旦引起山火,后果不堪设想。可是,以用五颜六色的假花替代传统的燃烧纸钱,我觉得有些怪怪的。改开后,西方的风俗日盛。譬如:生日晚会,点燃生日蜡烛,许愿后吹灭蜡烛,按照中国人的风俗,叫做吹灯拔蜡,你说是吉祥的象征,还是败性的象征?又譬如清明节坟上插花,缘起于欧洲人祭祀时献花的习俗,可是,人家献的花可是鲜花,绝对不是塑料制成的假花。面对满山遍野插在坟头上的假花,我不由得为中国人的发财智慧所折服。你不要说中国人土气,中国人愚蠢,就凭清明节插花这一点上,中国人的这点小聪明,还是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令人心生无限感慨。

今年的清明节,让我产生另一个感受,就是我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凡是到祖坟去祭拜的人,大都是耄耋老人,你几乎见不到一个年轻人的身影。我知道,年轻人正处在创业的时期,无瑕顾及那些繁文缛节。假如真的因工作不能脱身,不能在清明节去祖上的坟地去上一柱香,那自是情有可原。可是,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是因工作忙而不能去祭祖,抑或是因为亲情淡泊而不情愿去祭奠祖宗呢?

最让我痛心的,是清明节缅怀先烈的活动。过去,清明节来临的时候,有的单位会组织人员去烈士陵园祭奠先烈的丰功伟绩,可是,近年来这样的活动却越来越少。社会进步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可是,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那些为新中国成立而献身的英烈们?我们是不是已经忘记了那饱经沧桑的岁月?我们是不是已经变成了一群亳无人性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唉,世态炎凉如此,你又如之奈何?

今年的清明节,对于我来说,除了那些不快的感受之外,也有一些愉快的事情。大家知道,清明不仅是祭祖的重要节日,而且也是春天“踏青”的最佳时机。谚语云:“三月三,雀麻菜钻天”。农历三月初,北方的气候十分宜人,天气不冷不热,大地冰雪消融,田野绿草如茵,沉睡一冬的大自然终于从寒冷的环境中苏醒过来,一切生物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清明节后,我驾车返承时,故意走了我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我沿着虎什哈至巴克什营公路南行,在付家店镇路口东行。沿途虽然道路崎岖难行,可是亲眼目睹那满山遍野的杏花,真的让我心旷神怡,真的让我觉得如临仙境,真的让我觉得如在梦幻之中。面对山花烂漫的世界,几天来一直萦绕在心头上的那块阴霾逐渐化解,我情不自禁的陶醉于如梦如幻的美景之中,忘却了烦恼,忘却了忧愁,忘却了自我,融入了美丽的大自然之中。

2025年4月10日写于承德市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