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窗棂时,我总爱坐在藤椅上,看窗外爬满青藤的墙壁。斑驳的痕迹中透露着岁月的沧桑,每一根藤条都像是历史的细线,缠绕着无数的往事。阳光透过稀疏的叶子,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在轻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年轻时,总以为人生高配是霓虹灯下的觥筹交错,是衣橱里永远塞不满的华服,是车窗外呼啸而过的风景。直到鬓角染霜,方知最高配的岁月,不过是晨起的一碗白粥,暮归时的一盏清茶,和灵魂深处那泓永不干涸的清泉。
记忆里的青春,像一卷被风掀动的宣纸,写满对浮华的追逐。那时,我们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在市委大院办公楼里一坐38年,多少次熬红双眼,在职业场上辗转腾挪。西装革履是铠甲,连深夜加班的咖啡都泛着胜利者的光泽。五赴北京,荣登授奖台,更得央视主持人赵忠祥先生专访,聚光灯下高光时刻,至今心潮澎湃,难忘如昨。直到某天清晨,镜中那张疲惫的脸忽然问自己:这满身盔甲,是否压弯了生命的脊梁?
晚年最奢侈的,是学会与时间和解。不必再追赶上班的早高峰,却可以在晨光熹微时踱步公园,看太极老人绵长的招式里藏着岁月的圆融;不必再为业绩报表焦虑失眠,却能在午后阳光下,用紫砂壶煨一壶老茶,听檐角风铃与蝉鸣合奏。曾经拼命想抓住的,不过是虚妄的泡沫;如今松开了掌心,却接住了满天的星光。
不知是谁说过,心间要有一泓清泉映月辉。深以为然。那些辗转反侧的深夜,我开始在书页间寻找答案:陶渊明的菊,苏轼的竹,李清照的梧桐,原来古人的智慧早已告诉我们——生命的丰盈不在外界的喧嚣,而在内心的澄明。窗台上新发的兰草抽了嫩芽,大阳台方寸间,青椒红茄竞肥嫩,随手摘来清香满,烟火日子也鲜活。连蜷在家中沙发上猫的睡姿,都成了治愈人心的良药。
富养自己,是晚年最优雅的修行。清晨我对着镜子梳头,不为取悦他人,只为每日照见自己的笑容;在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当老师,与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寻找美,那镜头上光和影描绘的图画,竟比年轻时在办公室敲打电脑键盘更让我心欢。原来,丰盈的灵魂从不需要昂贵的滋养,一蔬一饭、一草一木皆是诗。
秋日的黄昏,我似一位悠然自得的行者,携着相机,漫步于东江湖畔。那碎金般的阳光,宛如梦幻的精灵,在湖面上翩翩起舞,洒下片片璀璨。凝视着这如画之景,思绪不禁飘飞,回到年轻时那段为梦想奔波、为生活忙碌的岁月。而今,我方明白,高配的人生,并非拥有无数的财富与荣耀,而是在于与时光轻柔相拥,在岁月的悠长中静静品味。
当皱纹悄然爬上眼角,那是岁月留下的诗篇。我依然能对着湖面微笑,湖中映照的,是一个历经沧桑、内心从容的灵魂。暮色渐浓,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徐徐展开,微风轻拂,青藤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着阳光的温柔诉说,让人沉醉于这份宁静与古朴之中,思绪飘向那遥远的往昔。
回到家中,我缓缓沏上一杯新茶,热气袅袅,似袅袅升腾的思绪。翻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记忆深处的大门。青春时的照片泛着青涩的光,那是曾经的青春印记。而晚年那些在阳台上种花草、与学员在油菜花海采风、在光影中跳跃的画面,却如陈年的佳酿,越品越醇香。人生这场漫长的修行,终是在暮色里,活成了自己最想要的模样,似一朵在岁月中绽放的幽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