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 木

2025-09-10 11:10:35
浏览量:

伐 木


“伐木叮叮,鸟鸣嘤嘤”。

读《诗经》里的《伐木》,反复咏颂“伐木叮叮,鸟鸣嘤嘤”句子,有一种迷醉的感觉。在远离尘世的空谷的山林,泉水叮咚般的伐木声,情侣悦耳似的鸟鸣音,在清旷的深山交织回荡,让我深深沉醉在仙界般的意境中。

我忽然想起曾经伐木的光景,似乎没有这般温情美好。刀与斧的砍树声,“砰砰”、“嚓嚓”,有一种毁灭般的沉重感,毫无琴音般的美妙。在四十年前,我刚走出校门,被分配到国有林场工作,坐落在深山老林的林场靠山吃山,伐木卖树赚钱,养家糊口。我还没熟悉大山情况,便派到岩鹰窝工区负责伐木技术,我本来出生在山村,读了十多年书,在城里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山里,不同的是吃上了国家粮,也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感到很满足,很快适应山区生活,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还记得第一次伐木的场景,山里人伐木蛮讲究的,在伐木前要祭山,由长者主祭,焚香化纸杀鸡,祈祷山神保佑·伐木安全顺利。还记得主祭的是绰号为“红毛老虎”的长者,现在早已不在人世了,在祭山结束时他挥着斧头开山,第一斧下去便惊吓栖息在树梢上的鸟,鸟绕树盘飞嘈杂地唧唧叫着,充满着愤怒、无奈和仇恨。随着树轰隆倒下,一个硕大的鸟窝掉下树冠,还有几只肉色的有点毛茸茸的小鸟随窝落在地上,鸟妈妈急喳喳叫着不顾生命安危俯冲下来,用嘴衔救起小鸟飞走了。还有数个尚在孵化的麻色的蛋,随着大树的倒下蛋也碎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我看到倒下的大树,看到窝破鸟散的鸟儿,有点怀疑“伐木叮叮,鸟鸣嘤嘤”的句子,伐木本来就是毁灭,哪里会有鸟鸣嘤嘤地唱和。

林场很大,有十多万亩山林,大多是大队、生产队送给国家的,后来农村搞联产承包分山到户,周边的村民没山可分感到后悔失望,埋怨起当初做主送山的大队干部,搞得送山的大队支书不得安身,硬生生地被拉下台。其实也不能全怪大队支书,那时山归集体属于生产队的,大多是荒山,送还是不送山村民无所谓。世界在变,人也在变,大队改为村,生产队变为组,山分到户。没有山分的村民感到愤怒将送山的大队支书拉下台,选煽动村民闹事的人当村支书,由此村民不断上访要求收回送出的山,搞得林场山界纠纷不断。林场差不多有三百职工,一切的开销依靠大山供给,我们按“森林经理学”做了个方案,树木从栽植、培育到采伐一般为三十年,依此将林场森林划为三十个经营期,以达到“轮流采伐、永续利用”。我在林场工作差不多十年,每年都要搞采伐,有时剃光头,将一片森林全部砍了,然后再重新造林。有时拔大毛,选大树砍,又称间伐。皆伐后,须炼山整地,采伐后的枝叶经过几月的日晒变得易燃,一点火星便可烧起熊熊大火。在炼山时,将防火线开得五十米以上,如果窄了要坐烧,守着烧山将防火线烧宽。有一次炼山时,分管生产的副场长与森林防火指挥员发生分歧,副场长性格直率,敢作敢为,自然不服防火指挥员,他认为可以烧就可以烧,在没有接到指令时在山脚下点火,没想到烧顺山很快,几分钟时间燃起熊熊大火,火浪达到五六米高,并迅速窜过采伐迹地烧过界,引发了森林火灾。这个祸闯大了,县长带人来赴火,虽迅速赴了山火,可将副场长吓得脸变成土灰色,估计魂都出了肉体。山经过火烧后变得肥沃,有时看到烧死的虫子,可很少看到蛇、鸟和动物,也许在炼山时它们已迁徙走了。

依靠伐木,路越走越窄。树砍一株少一株,林采一片少一片。造林到采伐,这轮回似乎很漫长,一块森林从砍山、烧山、整地、栽植、抚育需要漫长的岁月,而采伐却是一年半载的事。伐木成本高,造林成本更高,森林轮回,永续利用,理论很美好,现实却残酷,经营森林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开销,连工人的薪资也供不起。

不知什么时候,采伐没办法保工资时,林场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茶叶、养殖,办起了石材加工,可一切都是当家人的想象,从大锅饭变到生产承包,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经济困难,人心不古,有路子的转行调走,有能力的留职停薪,林场真举步艰难。

一缕春风,催生大山。

世界在变,林场在变。生态文明建设给林场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巨大的生态效益让失血的林场起死回生。从采伐森林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为主,林场也成为自然保护区,全面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地形地貌,国家对林场进行生态效益补偿,职工工资列入财政供养范畴。远离伐木生存的林场,少了向大山的索取,大山自然生息向上,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离开林场有二十多年了,我想在采伐迹地栽的树,应长成参天大树,长成郁郁的森林了,为鸟提供筑巢的树冠。真想寻找在山里伐木人,可伐木人有些不在人世了。有天遇到岩鹰窝工区主任,他到了古稀之年,人却很精神,老主任告诉我,现在没有人砍树了,你在林场栽的树都长成参天大树了。现在林场工人待遇很好,没有人偷树,只要防火行了。每天骑着摩托车在山里转,在工作的同时,享受着新鲜的空气和优美的环境。老主任还说,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人人想离开的林场,现在成为人人想进的天堂。他还说,与他同到林场的“知青”,有些想方设法进工厂的,或调入供销、粮食、运输公司的,早就下岗了,真感到后悔莫及欲哭无泪。

我掩上《诗经》,收起了对伐木的记忆。恍惚看到曾经栽的乔木,高高的树冠上筑着巨大的鸟巢,月明星稀,泉水叮叮,鸟鸣嘤嘤,一派祥和的景象。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