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札记摘抄 (2)

札记摘抄 (2)

2025-10-31 09:36:43
浏览量:

  

  柔弱胜刚强

  读了载于《淮南子.缪称训》中关于老子求学于商容,“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明白了天下万物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但,真正学以致用,尚需修炼心性。

  有一天,看到一个资料,讲的是:当代著名学者张其成先生在讲读老子《大道之门》时曾以上述故事为依据,对“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特分享如下:

  “一个人什么时候最柔弱?活着的时候,尤其是婴儿的时候最为柔弱,所以婴儿最具有生命力。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坚强?死了,成为一具僵尸了,挺在那里最坚强了。草木什么时候最柔弱?也是活着的时候,只要是最柔弱的草木就是活的。我们买花总要买那个含苞欲放的,因为它生命力强。草木什么时候最坚强?枯萎的时候。一旦坚强了,它就死了,枯掉了。一个人什么东西最柔弱?舌头。什么东西最坚强?牙齿。请问:是牙齿先掉,还是舌头先掉?一棵树什么柔弱,什么坚强?树干坚强,枝条柔弱。请问:大风什么时候把杨柳枝条吹断过?所以,柔弱胜刚强。”

  真不愧是著名国学专家,养生专家、中医文化学家,显浅易懂,精辟深刻。读后,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切身经历的许许多多的事儿,对老子关于“满齿不存,舌头犹在”的故事理解、认识就更深刻了一些。

  记得几年前电视中一位大学教授在讲“礼仪”课程时说过一个观点,叫作“善于示弱”。当时,我们几个人不理解,还为“该不该示弱”、“敢于示弱”和“善于示弱”三个慨念认真地争论了一番呢!

  于是,又想起到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看到那尊唯一未经人工修复、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时导游的一番解说: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的杰作。而它何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就得益它的低姿态:一是它只有1.2米高,而其它立姿兵马俑一般都在1.8--1.97米之间;二是它的蹲跪姿势,其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上体稳定。因而它历经2000多年的岁月风霜,依然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由上,使人不由想到人生的处事之道。是啊,人在年轻时,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动,或总想显示一点儿自己,或嘴巴不饶人,或事事不吃亏......那就常常会碰壁,甚至有时明明失误了,吃了亏,还不能自我认识,性格明显决定了命运;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渐深,知道了复杂,明白了轻重,懂得了“出头的椽子先烂”“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的道理......再年长些,看透了世事,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避开了那些无谓的纷争和无端的伤害,学会了保全、发展和成就自己,学懂了“牙齿和舌头的故事”,明白了“海洋之所以美丽宽广,是因为它始终将自己放到最低的位置,容纳百川,包罗万象”;逐步地去适时适地适人放“低姿态”,能够或者善于“示弱”......终于有那么一天,磨圆了棱角,融化了生性,淡弱以至完全没有了去触摸那生硬事物的欲望和冲动,却能“以柔克刚”。这,或许就是绝大多数的人,学知识,增智能,变高明,用一生的代价去求索的必由之路吧!

  

  学习一点阳明心学知识

  (1)有人这样讲:中华上下五千年,能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上半个曾国藩;有人这样讲: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曾国藩曾感慨: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有的人将王阳明称为:千古第一完人。

  我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对后世的最大贡献,就是用自己跌宕人生顿悟出的,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

  资料显示:我国的心学,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南宋路九渊,至明代王阳明集其大成。至今,对阳明心学的研究遍及日本、韩国等海内外。

  (2)想想看,现代社会,人们每天去为功名而努力拼搏,在身体劳累疲惫的同时,不少人的内心也会越来越感到烦躁焦虑;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自己内心的欲壑也随之越来越深重,攀比之心越来越强烈,而道德思想、良俗公序等却被极少数人污染以至破坏;曾经的简单并快乐的生活似乎渐行渐远......

  这是究竟是为什么?

  阳明心学这样告诉我们:心学就是心即理。因为得失之心太重,你一门心思追逐身外之物,只想得到,而就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怕失去),这就蒙蔽以至失去自己原本能的那颗泰然平和的心,偏离以至违背了原本的客观自然规律。本来,普天下的万事万物,有起有伏有得有失,都是常态,我们只有去尽力而为、顺其自然,那才是潇洒自如的正常之道啊!

  阳明心学告诉我们:知行合一,入世做事才是人生修行的最好法门。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心不静而骚动,这些骚动就会在你做事时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从而影响做事;而要想把事情做完做好,就势必尽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耐得住自己的性情。而这个过程,正是对自己心性的最好磨练和砥砺。正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阳明心学还告诉我们:致良知。就是把人人所具有的本性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而一个人只有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不断地进行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才能把自己的心擦得更亮,不被眼前的私欲所污染所蒙蔽,将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从而达到真正的良知。

  (3)纵观历史,正视现实。一百多年前,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其亲手撰写的《建国方略》中将“心理建设”列入重要组成部分,称之“是以建国之基,当发端于心理”;毛主席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处理,并将这一思想浸透在雄文五卷的篇章之内、字里行间;在新的历史时期,习总书记提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是实现新时代伟大目标所必须的软实力的科学总结和指南。

  我想,当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在全力推进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法制完善、军事过硬的过程中,必须以民族的古老智慧与新时代精神的完美融合的先进文化做支撑。而阳明心学应该是在社会转型期,将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等从“一切向钱看”的物质利益的怪圈中转出来,转到“为人民服务”及“雷锋精神”的仁爱和良知上面来的一剂灵丹妙药,而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必将使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净化思想政治环境、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中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

  毋庸置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总换游泳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不用心做事儿的人,总换工作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不懂得经营爱情家庭的人,总离婚换妻子(丈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归根到底,人和人的内心是决定因素;要改变其他一切,须先改变自己,修养内心;而要改变自己,修养内心是根本,不断学习是必经之路。

  目睹浮躁功利的当今社会,让我们一起,抽个时间,坐下来,静下心,读读王阳明,学一点心学知识,从而守住我们在充满诱惑的物质包围下的自己的这颗初心。

  

  无际大师心药方

  世上的疾病千百种,唯有心病可治;人间的药方千万种,唯有心病方那里也购不来呀!

  我的一位挚友对我说,他曾先后三次前往素有“东海佛国”之称、为中国四大佛山之一、亦是名扬天下的旅游胜地宁波普陀山,每次都有新收获;而他第三次游览的时候,却无意间在法雨寺大雄宝殿外的上墙上看到了用繁体隶书字的“无际大师心药方”,顿觉妙不可言,当即提笔抄下:

  好肚肠一条,慈善心一片,温柔半两,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孝顺十分,老实一个。阴骘全用,方便不拘多少......

  “纵使你跑遍普天下药厂药铺,也买不来这仅有的10味药啊!”这位朋友不由地感叹道,“更何况还有这服药的绝妙独特的制法呢!”

  墙上是这样写的:

  此药用宽心锅慢炒,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于平底盆内细细研磨......每日进三服,不拘时间,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愈。

  这位朋友还在赞叹此帖的奇妙无比、连声叫绝,而在场的其他几位朋友则似乎都陷入了沉思之中......也许大伙在想,这世间总有浑浑噩噩、萎靡不振者;患得患失、沽名钓誉者;苟活避事、鱼肉百姓者......成日里以汤汤水水丸丸药药为伴,竟将奇奇怪怪阴阴森森的怪虫吞下,敢把营养保健超高级补品当一日三餐,何不服用无际大师这显浅易懂的10味药呢?!此一帖心药自觉服下,“药”到病除,化险为夷,既无皮肉肠胃之苦,有免去药罐水煎之烦,何乐不为?

  的确,无际大师这帖“药方”写得入情入理,妙趣横生,写出正义人生,处事哲学,令百姓拍手叫绝,使众人竞相传抄,令我等没齿难忘;真可谓不是药方胜似药方,且适于人世间所有人种群类。无疑,在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物质世界,这妙方的功效实在大的无边无涯,然而其药引子须加四字:“心诚则灵”。

  

  听乐观者说

  “假如你一个朋友也没有,还会高兴吗?”采访者这样问乐观者。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没有的是朋友,而不是我自己。”

  “假如你正在行走间突然掉进了一个泥坑,出来后成了个脏兮兮的泥人,你还会快乐吗?”

  “当然。我会高兴的想:幸亏掉进的是一个泥坑,而不是一个无底洞。”

  “假如你被人莫名其妙地打了一顿,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我只是被打了一顿,而不是被他们杀害。”

  “假如你正在打瞌睡,忽然来了一个人,在你面前用极难听的嗓门大声歌唱,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幸亏在这里嚎叫的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只狼。”

  “假如你马上就要失去生命,你还会高兴吗?”

  “当然。我会高兴地想:我终于高高兴兴地走完了人生之路,让我随着死神,高高兴兴地去参加另一个宴会吧。”

  感悟:

  假如你只看到头顶上的乌云,你的生活将永远不会有阳光的影子;假如你只看到朋友的缺点,那你在人生之路上很难会有知音;假如你能仔细聆听窗外的风雪,你一定会欣赏到另一种美妙的音乐和画图......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