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永远传承
1963年3月5日是毛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日子,每年的3月5日为“学习雷锋纪念日”。
1963年1964年学习雷锋的精神的运动全国进入了高潮时期。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雷锋精神的熏陶与陪伴下成长的一代人。
提到雷锋,我马上就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放到哪里哪里亮,愿做革命的螺丝钉,努力学习天天向上”“我们亲爰的雷锋,他短暂的一生发出了无限的光辉,他平凡的脚步走过了宏伟的业程”。
雷锋精神的点点滴滴都使我敬佩,学习、照做。
1964年全国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高潮。在平凡的生活中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蔚然成风。
那时我在粮站工作,经常跟随各行各业浩浩荡荡送货下乡的长长队伍奔赴山乡。
我背着三四十斤的大米,把救济粮款送到老弱病残的贫下中农家中。
那时没有广播,就组织共青团员拿着话筒在小镇的山头广播。
有老人来买粮食就会自觉地帮老人舀粮,并帮她(他)们背上……
总之,只要见到他人有困难时就会自觉地去帮助……
我遇到困难时也常常得到他人无私的帮助。
如前年,某天下午4点过,天下着毛毛细雨,没有三轮车,我回福利院很困难。时见一位农村六七十岁的老同志有农用小车,我求他把我送回福利院,并对他说按三轮车费给他钱,他说:“不要钱”。到了福利院我坚持给他钱,他坚决不收,他说“我做好事。”至今感激不尽,记忆犹新。
也是前年,有一天傍晚,我急着乘车上街买降压药,却忘了戴口罩,不能乘车,这时一位年轻帅哥马上递来一个口罩让我戴上乘车快去买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真是“救命的口罩!”
生活中人人都可能不知啥时会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事情,需要他人的帮助,这是人间的常态。
所以,人人都应该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善心善举。
助人为乐的精神扎根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中,在人生随时随地做到助人为乐,已成为人生的习惯。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爱出者返爱,福出者福来,不要吝啬你的付出,世界是圆的,你说的话,做的事迟早会回到你身边。
雷锋精神让人间处处充满爱,充满阳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传承雷锋精神是人性的本质和需要。
现在的各级志愿者协会就是国家级别的制度性地传承雷锋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精神的法定正规公益组织。
他们常常奔走在弱势群体中,深入调查弱势集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帮扶。
如彭山志愿者协会得知一学生考上大学却无钱上学的事后,立即发出倡议,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专项捐赠,并及时将捐款送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跨进了大学的校门!
有老人病重截肢,也会送去人间的温暖。
金口河扶贫办寒冬腊月为贫困户送去衣被,让他们在寒冷中更感受到党和政府关爱的温暖。
总之凡有困难者都会得到政府有关公益组织的帮扶。
这些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善举,让困境中的人们倍感亲切与温暖。最大限度地传承了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安宁。
这是雷锋精神的传承升级与发扬光大的国家展现,永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