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拜祭 “神州第一陵”—— 炎帝陵

拜祭 “神州第一陵”—— 炎帝陵

2025-04-25 08:25:15
浏览量:

  炎陵,这片炎帝英灵安息的圣土,承载着神农氏的神圣光辉,仿若一座巍峨的精神灯塔,屹立于华夏大地,吸引着全球华人的目光,在岁月长河中书写着山地县独有的传奇史诗。往昔,此地名为酃县,自1994年起,因炎帝陵的无上尊崇,正式更名为炎陵县。它宛如一位深藏不露的隐者,峭壁千丈却敛其锋芒,凌云高耸仍虚怀若谷。

  与炎陵的缘分,仿若一条无形的地缘丝带,轻轻将我牵系于此。我工作、生活的资兴市,恰似一位温婉柔美的邻家佳人,静静依偎在炎陵县东侧,而其下辖的汤溪镇,也就是曾经的汤市乡,与炎帝陵相距仅三十公里,仿若抬脚间便能跨越时空,与远古先民低语寒暄。

  汤市,这块浸润在炎帝恩泽下的热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缤纷的传说。炎帝温泉沐浴遗址,仿若一位缄默的历史守望者,默默诉说着炎帝曾于此畅享温泉、润泽身心的往昔荣光,那潺潺的温泉水,似在低吟着来自远古的神秘呼唤。

  环顾汤市周遭,那些与炎帝渊源深厚的地名、民俗,宛如串串明珠散落于历史的河川,熠熠生辉,它们承载着民众对神农炎帝的虔诚敬仰与炽热崇拜,不单是地理方位的标识,更是文化传承的深刻印记,每一处都藏着动人心弦的故事。

  在资兴市汤溪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流传着诸如《炎帝与汤市温泉的传说》《炎帝与狗脑茶的传说》等十几则扣人心弦的传说,宛如一曲曲空灵悠扬的古韵,萦绕耳畔,引人遐思。传说中的遗址,像炎帝温泉、狗脑山野茶、狗脑石等,已然化作人们探寻历史、追思先人的关键依托。

  2016年,炎帝传说荣耀登榜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无疑是对这片土地悠远历史与灿烂文化的至高褒奖。诚如古语所云:“远亲不如近邻”,源远流长的炎帝文化与两地民众的亲密往来,仿若坚韧的纽带,将资兴与炎陵紧紧缠绕,也让我数次踏上这片圣地,追寻始祖的脚印,体悟民族文化的雄浑底蕴。

  每一回探访,皆是一场灵魂的涤荡;每一次游历,都似翻开崭新的历史华章,令我对这片土地的洞察愈发深邃,感悟愈发醇厚。炎陵,这片满溢传说与故事的厚土,将永远在我心间闪耀。

  犹记2014年5月,我与挚友再次踏上奔赴炎帝陵的旅途,共赴炎帝千秋圣诞的隆重庆典,彼时情景,如雕如琢,深深刻入心间,经岁不散。挣脱尘世的桎梏,远离喧嚣的都市,于我们而言,恰似一场身心的快意翱翔。大自然,这位永恒的智者,仿若总在用那无垠的绿意,嘲笑着我们这些迷失在钢铁丛林中的都市过客,终日碌碌,却惘然不知为何奔忙、因何疲惫。

  我凭窗眺望,窗外景致如诗如画,一闪即逝,心间却堆满沉甸甸的思索,仿若渴望破窗而出,幻化成风中一片轻盈的飞絮,与山川草木,共谱一曲生命的激昂旋律。遥想远古,以炎帝神农氏为代表的先民们,凭一腔热血、一双巧手,开启华夏大地的农耕新纪元,炎帝神农文化,仿若耀眼星辰,照亮中华文明的漫漫长河,成为其根基源头。

  中华民族,自诩炎黄子孙,此中蕴含着对始祖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无尽尊崇与深沉溯源。炎帝与黄帝,两位伟大的领航者,携手并肩,铸就华夏民族的璀璨华章,自此,炎黄子孙之名,威震八方,传颂千秋。“神州第一陵”——炎帝陵,傲然矗立在炎陵鹿原陂之上,仿若稀世明珠,嵌于山水相依的清幽秘境,勾人神往。

  “神州第一陵”——炎帝陵,雄踞炎陵鹿原陂之巅,仿若一颗熠熠生辉的珍宝,深藏于山水缱绻的幽境之中。刚一踏入这片圣地,一股庄严肃穆之气便如劲风拂面,仿若能洞穿时空屏障,直抵灵魂深处。炎帝陵,静卧盆地中央,群山含黛,温柔环抱这片古老圣域,洣水悠悠,于旁蜿蜒流淌,绘就一幅雄浑壮丽的山河丹青。千古陵圣,恢宏磅礴,整个陵区,建筑布局规整严谨,红墙映日,黄瓦生辉,古木参天,华盖蔽日,一砖一瓦,皆似在低诉那些古老神秘的往昔,引人浮想联翩。

  炎帝神农氏,堪称中华农耕文明的拓荒巨匠。他诞生于楚地随州的温暖怀抱,成长于宝鸡姜水之畔,名曰姜石年,仿若一颗良种深埋沃野,静候时光的悉心浇灌。暮年之际,他南巡未竟,误食断肠草,魂归炎陵县鹿原陂,化作一抹永恒的青山翠影。悠悠岁月,陵前祭祀之火,仿若不熄的薪柴,代代相继,俎豆飘香,终年不散,从未黯淡丝毫。

  自古以来,王侯将相、富商巨贾、文人墨客,皆以笔为剑、以墨为锋,或编撰方志史籍,或吟诗作赋题咏,竞相抒发对这位始祖的崇敬仰慕与深切缅怀。民间百姓,则以质朴的乡风民俗、口口相传的故事,织就一幅幅有关炎帝与炎帝陵的珍贵历史绣作,其中蕴含的千古情思,仿若涓涓细流,绵远悠长。

  炎帝陵,这片神圣之地,历朝历代皆是炎黄子孙的心灵归处,化作无数华夏儿女心间不熄的精神火炬。每年,来自五湖四海的拜祖信众、瞻仰游人,纷至沓来,摩肩接踵,难以计数。时光匆匆,如今的炎帝陵,已然完美蜕变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仿若一颗闪耀华夏的璀璨星辰。

  踏上宽阔平坦的祭祀大道,逐级攀登,庄严肃穆的神农大殿霍然入目,气势雄浑,令人心生畏敬。迈入正殿,只见神农塑像安然端坐,手握金穗,浅笑盈盈,仿若正以慈爱目光,为每一位前来朝拜的子民倾洒无尽福祉与庇佑。

  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诞辰之时,炎帝陵内热闹非凡,一场盛大的“炎帝陵祭典”在此隆重启幕。祭典融汇音乐、舞蹈、文学等多元艺术形式,仿若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饕餮,令人沉醉不知归路。此祭典有幸跻身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被誉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根亲文化盛事”之一,其影响力之广,可见一斑。

  环绕炎帝陵殿,筑起一道丈余高的赤色围墙,仿若一道厚重的历史帷幕,守护这片神圣疆土。围墙之内,奉圣寺、胡真官祠、天使公馆、崇德坊、宰牲亭、时佘公馆、咏丰台、飞香亭等古建筑群巍峨林立,规模恢宏,错落有韵,仿若一颗颗明珠镶嵌于历史的锦绣长卷。

  陵殿近旁,鹿原洞深邃幽谧,霞桥横卧碧波,天池(又名洗药池)清波潋滟,龙脑石挺拔巍峨,这些名胜景致在苍古巨木的掩映下,与周边山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摄人心魄的绝美画卷。

  整座陵殿于山水、古木的烘托下,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古朴厚重。它仿若一位饱经沧桑的睿智长者,静静讲述千年往事;又似一位威严庄重的君王,俯瞰脚下万千子民。游人至此,无不心怀敬畏,肃然起敬,仿若穿越时空甬道,与古人展开一场灵魂的交流。

  伫立陵墓之前,耳畔仿若响起古老传说的呢喃细语,轻柔且深邃,引领我穿越时空回廊,与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心灵对谈。在这片神秘庄重的土地上,炎帝神农氏永眠于此,他的精神、他的智慧,将永远激励炎黄子孙,砥砺奋进,续写辉煌。

  游罢炎帝陵,或许脚步略显沉滞,但心灵仿若被甘霖润泽的沃野,饱满而富足。在此,你不仅溯源民族的悠悠根脉,更仿若穿越时空长廊,经受一场直击灵魂的历史文化洗礼,这般体验,仿若烙印,铭心刻骨。

  “至此心存敬仰意,思古追溯龙人魂。”袅袅青烟与摇曳烛光相互交织,仿若远古与今朝的轻声对话,牵引你的目光长久停驻于炎帝肃穆的祀像之上。思绪于此挣脱羁绊,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浩瀚星河纵情翱翔,一股身为炎黄子孙的使命感与豪迈情怀,仿若江河决堤,汹涌澎湃,奔涌而出。

  炎陵之地,美景若画,风光旖旎,只是光阴似箭,不容我们过度沉醉于这片山水的温柔乡。夕阳西下,催促我们踏上新程,心间纵有千般不舍,也只能带着对这片神奇土地的眷恋深情,依依惜别。夜幕降临前,我们必将抵达井冈山,虽脚步匆忙,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逐,仿若璀璨星辰,永远照亮前行之路。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