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散文报道 >> 智能化文学馆 让《雨巷》不只是一首诗

智能化文学馆 让《雨巷》不只是一首诗

2024-04-15 13:33:43
浏览量:

去年10月28日,浙江文学馆正式对公众开放;今年5月1日,广东文学馆即将开馆;明年,上海文学馆将建成,首设的“馆中馆”——巴金图书馆有望今年年底向公众开放……全国省级文学馆陆续开放的好消息一个个传来。和传统文学馆不同的是,新建的文学馆越来越注重文学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及沉浸式阅读文化空间体验,让文学不再高冷,变得接地气、有温度,让读者触手可及。

现象

浙粤文学馆建成 上海文学馆在建

浙江文学馆位于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与图书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及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一起,组成浙江省内体量最大的现代复合文化综合体,也是目前国内规模仅次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单体文学馆。浙江文学馆内设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和当代儿童文学创作研究中心,共有九个展厅,其中六个主题展厅、三个临时展厅。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近日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广东文学馆将于今年5月1日开馆。 “广东文学馆建筑面积有28000多平方米。目前展陈内容已经确定,正在抓紧布展。届时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据介绍,广东文学馆坐落于广州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与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三馆合一”,筑就珠江边文化巨轮。

位于上海虹口区武进路439号的上海文学馆尚在建设中。上海文学馆地上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扆虹园等三幢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及一幢新建建筑组成,将通过文学作品、作家生平、文学活动等载体,呈现上海独特的城市文学景观,描绘传统文学、五四新文学、左翼文学、通俗文学存在于上海这个伟大母体的丰富性。

观察

“博物馆热”带动文学馆建设

除了上述浙、沪、粤三家省级文学馆,位于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是国内最早、世界上最大的文学类博物馆。此外,全国还有河北、天津、辽宁、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江苏等地的文学馆以及湖南现当代文学馆、云南文学艺术馆等18家省级作协或文联系统管理的文学馆。

对于近些年省级文学馆相继建成这一现象,一位文博业内人士分析,这与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大背景分不开。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进入博物馆,希望通过博物馆展出的文物和艺术品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体验,从而推动各地文学馆的建设——这几年新成立的文学馆都具备博物馆的性质。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则说,“文学馆建在省文化艺术中心,可以更好地与其他馆一起享受地方政府文化艺术资金扶持,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当地公共文化设施集约化一体化发展功能,共同成为当地文化地标。”

上海文学馆最终选址虹口,是因为这里曾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群星璀璨之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丁玲、柔石、施蛰存等大批作家在虹口工作,鲁迅人生的最后十年在此度过,茅盾的笔名在此诞生。对此,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表示,“一座新的文学馆的设计建造,正是以建筑形式回应了诞生孕育这批作家的城市记忆。”

体验

智能化让文学触手可及

值得一提的是,文学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及沉浸式阅读文化空间体验是当下一些新建文学场馆的最大亮点。日前,北青报记者走进浙江文学馆四楼的数字体验厅,进行了一番体验。

很多人对文学最早的接触和最深刻的印象,往往来自于语文教科书。在展厅“从一本书说起”展项里,既有朱自清《背影》里对父亲的深情记忆,也有鲁迅《故乡》里挽留不住的乡愁。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参与“您最难忘的课文”投票。观众的选择不断丰富这一展项。与此同时,馆方也随时根据投票结果,更新体现当月点击量最高的课文选项。

北青报记者探馆当天,正是著名词人李清照的生日。这天的屏幕上展陈了李清照的生平大事件年表、发表的作品及她的文友关系图谱等。观众可点击、浏览相关内容。

展厅内的“对话文学之树”则是我国首个文学大模型的智能化应用。观众只要喊一声“文学之树”,就可以与它对话。

此外,浙江文学馆里还有多个浙籍文人的作品沉浸式体验空间,吸引观众打卡体验。比如根据诗人戴望舒的《雨巷》等诗作打造的四季风景体验空间,通过声光电的变换效果,让观众将春季江南雨巷、秋季金黄色原野美景尽收眼底,还有相关诗句出现在屏幕上——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北青报记者还了解到,上海文学馆之巴金图书馆将于今年年底开放,其中建设的巴金生平活动事迹数据库、著译全文数据库、著译版本数据库、手稿库、影像库、藏品库、巴金与同时代人数据库等将提供线上和远程服务——智能化将让这个全世界最完备的巴金数据资料中心服务更多的读者。

趋势

数字化技术助力文学传播

文学馆大数据智能化的背后,是国家相关政策的驱动。2022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同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在此背景下,2023年度全国文学馆联盟年会就以数字化赋能推动文学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全国文学馆联盟秘书长王军指出,未来联盟将在融通全国文学数字化资源、推进文学主题大数据平台搭建、增强文学和科技创新互联互通,以及依托互联网平台以数字化技术助力文学内容的展示与传播等方面持续发力。

王军介绍,在建设文学主题大数据平台方面,将分批次将文学馆、纪念馆、故居旧址等的陈列品、出版物、音视频等进行高精度数据采集,按照国家文化大数据库体系统一标准进行结构化存储,并以历史事件、文学人物、感人故事为线索,对相关数据进行专业化标注、关联,融通全国文学文献数字化资源。

全国文学馆联盟还将积极引导、鼓励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北斗等现代信息技术,让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相得益彰,增强文学馆相关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使文学资源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学价值更加全面、丰富、巧妙地展现出来。

拓展

全国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厅是如何建成的

浙江文学馆的数字体验厅是全国首个文学数字体验厅。浙江文学馆办公室主任胡国洪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是从香港作家董其昌的一篇文章得到启发,最终完成这个“无中生有”的过程。

胡国洪介绍,去年浙江文学馆启动数字体验厅的项目设计时,具体到“文学的数字化应用”方面,却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我们第一时间请教中国现代文学馆,他们也还没有做文学数字化的应用”。

建设数字体验厅至少需要解决两大难题:展厅的数据从何而来?又如何将数据很好地应用?胡国洪告诉北青报记者,他和同事去看过一些声光电多媒体博物馆,那种沉浸式体验效果非常好。但是跟科技馆、博物馆不一样的是,文学馆的馆藏物品大多是手稿、书籍等纸质平面物品,活态化应用转化为三维立体给观众展示的效果不太好。

就在这时,胡国洪从香港作家董其昌《我心目中的香港文学馆》文章中受到了启发。“他在文中提到两点,文学馆首先要成为唤醒记忆的地方;第二个是启发思考。这让我茅塞顿开。于是我们从这两个点出发,去设计展厅里的一些展览。”胡国洪举例说,比如“课本里的文学”项目,“我们先在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建立多个文学数据库,再拓展延伸,设置了‘文学三问’选项——既能触动观众的文学记忆,又有对文学的思考。这样一来,展览办成功了。”

此外,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李德庚的启发,浙江文学馆从观众的思维去构思整个展厅,增加与观众的互动:各个展览项目里都有互动单元,观众可以扫二维码进行互动体验和分享。

基于浙江省作家协会编纂的《浙江通志·文学志》,浙江文学馆的项目合作方新华智云首期整理收集了浙江2000余年来的诗词数据,在建成鲁迅、茅盾两位文学巨擘的专属数据库之外,还汇聚了大量的历代知名作家和当代作家数据。

“目前展项里收录了李清照、鲁迅、茅盾、郭沫若、艾青及毕飞宇等作家的信息。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文学数字平台可以生成作家的时间轴、行迹图、朋友圈,以及他们的作品和关键词。人工审核之后,这些成果就可以成为数字展项的基础组件。”胡国洪介绍。

胡国洪透露,未来,在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当中,浙江文学馆将努力把国内各个文学场馆打通。“我们今年将选浙江省内的几个点,比如浙东唐诗之路上的文学场馆。还有省外的一些文学场馆也在我们的数字化框架计划当中。”胡国洪表示,最终目标就是把全国的文学场馆、文学名人故居纪念馆联系起来,打造互联互通互融互享的文学数字化平台,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文学公共服务。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