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古寨
汪家寨位于陕西省商南县金丝峡镇马家坪村水利沟帽子山,其主峰称孝子峰,海拔1300余米,古山寨就建在半山腰处,是清朝汪氏族人组织修建,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题记
去汪家古寨之前,
我查找了有关古寨的传说:
那两个汪氏先祖得到了意外的财富,
却低调、隐忍,依旧和村民一样劳作,
用朴素的善良,不显山露水的精明,
辛苦经营出一方天地。
这个藏在深山里的寨子,
三面石墙临崖,
一面有寨门进出,
要走进,就必须走过荒草掩映的小径,
越过树干搭建的简易小桥;
那些青石板、块石,
或横或斜,不断地重叠,
筑成的寨子,撑起一片天空。
依稀能辨认出:
厨房、粮仓、马房,
几间石板房,层次分明,
孤寂且荒凉。
透过寨墙上的了望孔,
仿佛看到岁月曾经的峥嵘。
凝视,那斑驳和颓废,
终于理解树和根的关系,
山风吹来,有岁月的疼痛。
此时,需要饮一杯烈酒,
然后,与命运握手言和。
石板房
陕西省商南县十里坪镇大竹园村赵白公路沿线的大将石沟岭一带,稀稀落落地分布着长约一公里、由近30户石板房民居组成的古村落。这批石板房中最早的建于1921年,在此之前当地居民住的全是茅草房。
——题记
是的,我必须去看一看,
看一看现存的石板房,
是不是和我记忆的一样:
是不是大小不一的石板,
一块压着一块从屋檐到屋脊,
看着杂乱却有着整齐的轨迹。
当见到的时候,我三步并作两步,
急匆匆冲向前去,步履踉跄;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转了一圈又一圈,
是的,是那土墙,是那石板,
是熟悉的味道,是记忆中的模样。
不管老乡的惊诧,不顾朋友的异样,
我试图用双臂去拥抱,用脸颊去亲吻,
尽管我知道,这个地方不是我曾经生长的地方,
我眼前的石板房也不是我曾经的石板房。
袅袅炊烟里,似乎看见,
阿婆还在转进转出地忙,
阿爷的水烟袋还在“呼噜噜”地响;
甚至,那檐下织网的蜘蛛、那筑巢的燕子,
还有那简陋的竹床,依然在眼前摇晃。
这里有山青有树绿有花艳,
有最憨厚的笑脸,最淳朴的热情,
随时迎接你、迎接我,迎接四方来客。
离开的时候,我没有回头,
我知道,这里将会是旅游“打卡地”,
可是,为什么会有挥不去的惆怅,挥不去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