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杂文随笔-无图 >> 魔幻的“绿草塘”

魔幻的“绿草塘”

2025-09-04 10:31:39
浏览量:

魔幻的“绿草塘”


久居高楼,每每看到的积木式楼宇,五花八门,密密麻麻;各种绿色的树木,绕着各式建筑生长着,城中有绿,绿在城中,很是惬意。但是,当我下楼走在红砖、青石和水泥路上,很少见到泥土;偶尔,在楼前楼后,人们不大出入的地方,才可看见极小的不规整草皮地。那一刻,总感觉城市缺点什么,那就是大地本来的底蕴——绿色。因此,我散步时,便会往公园去寻找绿之缘。如果我说在城市公园里,找到了一片草原,你信吗?肯定不信。我要说这草原会变?你更不信!

在芜湖市城南的漳河与长江交汇处,奔腾的长江向北转个大弯,与青弋江汇合,一路穿城而过。因江面宽阔,形似卧龙,岸上水草丰茂,自古称此地为“大龙湾”。大龙湾,湖泊众多,其中外龙窝湖旁的十里江湾,就有一片特别的草塘。它一马平川,天垂野旷。站在草塘里,以我为圆心,视野为半径,可以画一个又一个变幻莫测的草地画。这块草塘,在我心里就是生态胜地。

五年前的春天。第一次沿着十里江湾大堤,走进高大的似杨非杨,似榆非榆的林带,泥土地上尽是绿草;鸟鸣悦耳,在树间飞来飞去。瞬间感觉呼吸通畅。我不知道离长江多远,随着少有的行人只顾沿路行走。忽然,在树的尽头,我的眼前一亮: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在天底下,辽阔的地平线,天苍野茫,一片绿色。微风吹草低,绿草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我不由自主地踏进深草地里,脚下软软的。忽然从不远处深草丛中,接二连三的大鸟,从我的身边一声不响地扑打着翅膀,疾驰蔚蓝天空,让人目不暇接。四处远眺,隐隐约约看见远处高楼极小,远处垂柳给天边涂上一抹绿色分界线,天地融为一体。草地比城中任何一个公园大无数倍。这是我有生以来在城市中看到的最大的草地,究竟多大?我不知道。我站在草地感觉就是草原。草深草绿比东北家乡草原还好,大概是在江岸线上的缘故吧。不知是草塘感动了我,还是草之绿渲染了我,便将这美景,深深刻在心中,不曾忘却。脑海里想到我在教学时教过《小草》,知道它的品性是顽强,从不屈服于各种环境;看到这美景,跟文学家老舍写的《草原》风景美有一拼,便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地是绿的……就像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想到它静静地偎依在奔腾的长江怀抱里,吸着江水就像孩子吸着母乳,源源不断,养育了充满活力的身躯。在这样的环境里,远处几只憩息白鹭也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绿草清香味。我情不自禁,张开双臂,仰望天空,真想高歌一曲《草原》,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从那以后,我深深爱上了绿草塘。每天清晨,我都不由自主地散步至此,或观察日出东方,或听鸟鸣看鸟飞,或欣赏绿草茵茵,或与大地对话。时间一长,老伴总说我起得早,影响她睡觉了。我便说,在乡下清晨听惯了公鸡打鸣,早晨醒来,总隐隐约约地听到有个声音在呼唤。什么声音?老伴疑惑地看着我问。我说,好像是风声水声鸟鸣声,交织在一起。老伴认为我抑郁了,便没有再阻挡我。

涨水了,绿草塘变成了湿地。有一次,我独自散步于湿地水泥路上,在水波绿草间,闪着金光的鲤鱼,忽然跃出水面,摆动着尾巴,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弧线,又呼啦一下重新落入水中,不见了踪影。顿时,清澈水草间,荡起一圈圈由小到大的波纹,向四周开放去。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个又一个大鱼“草上飞”,我便停下脚步,用手机轻轻地拍照,心存这美丽的画面。这与小时候老家墙上的画很像!不承想人老了,还真的看到画中的鱼在“草上飞”,倍感荣幸。更为惊讶的是,当我散步至草塘边,发现滔滔的水面一眼望不到头,绿草淹没水里。人们围在水边,观看鱼跃龙门。而我更担心,绿草不会死吗?我急着询问。一位老者告诉我,草地的草不会死,鱼跃水面是产卵甩籽,而且水草柔软,带有小刺,鱼卵会黏浮水草背面,这样鱼才能繁衍后代。我恍然大悟,紧张的心才舒缓下来。唯一一条通向江边防火道,已漫水而过。只见一条金黄大鲤鱼,急着摆着尾巴,横着越过马路,从对面草丛里产卵后洄游。是谁创造了白茫茫草上水景,让人们站在水边,指指点点,有的急着拍照;有的高高举着小孩高兴得拍手叫好;有的看来看去。我从北方来,远离江岸,这场景惊得我目瞪口呆,挤在人群中,用手机按下快门。远方白鹭静立水中,看着鱼荡起的水上波纹,吃饱了,忽然张开翅膀,仰望人群,跳起了巴黎舞。这一白,一黄,加上蓝天设景,清澈江水搭台,构成一幅水涨鱼跃的图画。如果我是画家一定把它画下来,告诉远在北方的朋友。不知是水声,还是人们的说话声太大。几只白鹭叫着,跑着,飞向天空,给这水彩画抹上了一点新鲜的印迹。当天,我便将这照片,配上浓缩语句:

千亩绿草迎晨光,江滩一碧深草藏。

鱼跃龙门四处望,却惊白鹭拍翅膀。

发给了几千公里外的同学看。他回复我,那里生态太好了。我心情大悦,不应感谢人类自己吗?

几年前的湿地里,撒网捕鱼的竹竿,林沟里浑水摸鱼的壮汉,岸边里打鱼的小船,已销声匿迹。难道不是吗?其实初到该城时,江岸线并非生态美景,芜草丛深,池塘污染,渔船码头众多。捕鱼人陷入了困境,时常看到他们过度捕捞的船,长时间在水面上,撒网无鱼可收。有的在湿地上立竿设网,眼看到湿地繁殖的鱼一网打尽。其中我目睹四个光膀大汉,在江水退时,将沟渠里小鱼用拉网办法赶到一头,用木棒将水搅拌混了,极小的白鱼缺氧跃出水面便被捉了。看到草中半活半死的小鱼张口呼吸,我的心极为难受。一切皆为一口美味,那十足的吃鱼人。那是江岸线的悲哀,绿色透着血腥味。主角是人,一切皆为人的欲望。悠长的江岸线,在人的干扰下,似景非景,渔船密密麻麻穿行长江中,人们只能爬上堤坝看到江岸,记忆中残留着一些碎影。现在草塘变成了鱼的产卵繁殖地,多好啊。

梅雨季节,湿地变成了水面,与长江融为一体。我站在十里江湾大堤上,仿佛走进了大自然的水生态世界。映入眼帘的银光闪闪,清澈分明的江水;高大的榆杨树,立在一人多深水中;远处的芦苇也没了踪影;只有水间的水鸭,岸边上的白鹭,……忙得不亦乐乎!这水生舞台,让给了自然,给人视觉上的盛宴。我向往心中胜地——绿草塘。你还好吗?

又是一个早晨,散步到草塘。水已退去,是草长莺飞。直至冬天还是一片翠绿,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我又想起第一次进入绿草塘,藏在我心中的四句话:

天苍野茫入草塘,深草幽静闻清香。

目之所及皆绿染,茫茫草海野花黄。

十里江湾的遇见,并非一草一木,一岸一水,一鱼一鸟,而是灵魂的碰撞,思想的闪耀,犹如看见了大地的自然底色。这是生命的奇迹,更是价值和意义所在。让我们都要珍惜生命,懂得价值,心存希望。

感谢你,我心中的生态胜地——魔幻般的“绿草塘”。

来源:中国散文网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访问移动版
微信

使用微信扫一扫关注
在线客服
专业的客服团队,欢迎在线咨询
客服时间: 8:30 -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