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大红柜
又搬了家,母亲的小土房被水淹了,那一片的房子政府收购,给予住户经济补偿,母亲的小土坯房补偿了十几万,心中很高兴,于是拿出几千元分给儿女们,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钱,母亲把钱存了银行,存折自己藏起来了。搬到新家,我又看到是几十年前的那节大红柜。七十年代初,还是父亲找来木匠打的,记得打了一对。岁月变迁搬了几次家,没想到这节大红柜还留着。
母亲守这节大红柜独自一个人生活,我们儿女们都在外面工作,我现在退休了,经常回来看看。
看着已经变得斑驳陈旧,油漆剥落、变了色的柜子,心中五味杂陈,红色那是家家户户憧憬着日子红红火火,那时的日子过得总是不随人意,如这大红柜看上去还是有点破旧的样子,唯有柜盖上蓝色锁扣依然楚楚如新,锁住过往心酸的记忆和神秘,那把铁锁没了,依旧令人心生感慨,唏嘘万千。
我笑着说:多少年的古董,住进楼房了,应该换些新的家具。母亲笑着:浪费钱,这个红柜跟了多少年了,放东西,它可比衣柜好使用。咱们也不讲究,能用就行了。母亲说着还用抹布擦擦,虽然颜色不是那么红了,淡淡的浅红色显得格外明亮干净。人啊依然是恋旧,睹物思人,其实母亲不舍,心中牵挂思念过往的人和事情。留下的东西,看到的岁月里的苦难和欢乐,一辈子的欣慰和不舍却在这个大红柜里。而我更是想起儿时的记忆。那时家家都穷啊,饥饿深深地折磨着人们的灵魂,有时为了一口吃的,可以磨灭人的良心,坑蒙拐骗偷,只要能吃饱就行。大红柜仿佛是魔盒一样,放学回家饥饿难耐时,母亲忧郁的眼眸和不忍的神情,仿佛下了多大的决心,从大红柜里拿出一块糕点,那是一块蛋糕,暗红的颜色,染上一层油油亮亮的光泽。是那么诱人。不知道我是如何吃下去的。就像是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不知道什么滋味。那是我一辈子记得,最好吃的蛋糕,为此,我现在看见蛋糕,就会想起过去那时的情景,控制不住的难受。
我离开父母,有自己的家业,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当我抚摸着这个大红柜,心情翻腾,不是说没有忘记过去的饥饿,而是因为我看到柜里装的是母亲一生不舍得丢弃的旧衣服。用一个个的布片片包装着。然而旁边一个很大的包袱里,母亲笑笑:咱的装老衣服【注:老人临终穿的新衣服】。一身从里到外的三面新的毛料嘞,自己给自己准备了。我一阵无语,随后有点泪眼朦胧。母亲看看我,也是无奈地长叹一口气,生死不由人,该来的总会来。
大红柜啊过去是空空的没有东西放,却锁了一块蛋糕在大红柜里,留下几十年的念想,今天的大红柜,全是满满的母亲的衣服,还有母亲的生命终结时一身崭新的毛料衣服。
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亲人们长命百岁,已经熬过艰苦的岁月,过上了好日子,却一晃人就老了。面临着生与死的痛苦诀别。那是多么悲催的事情啊。然而只有正确的人生观,在生与死的经历过程中,体会了多次病痛或者濒临死亡时的心态,知道这是人的终身大事,人们必须面对的不可回避的问题。生往何处,死亦何去,天堂有吗?地狱有吗?那是神学论的范畴。对平凡普通人们,虽然不讨论死亡那些不吉利的话题,然而人人面临死亡时,都有害怕和不安的时候。人一旦进入了倒计时的年龄,心中的不安可能就挂在脸上或者话语中。母亲曾为了日子过得舒心一些,把中华美德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勤劳俭朴,吃苦耐劳,与人为善,视家如命,用自己一生维护孩子们平安健康,无忧无虑长大;用自己一身的勤劳维持这个家,温温暖暖,和和睦睦延续。日子过得平静,生活过得清贫,儿女们长大成人了,母亲却老了。一头如雪的稀疏头发,满脸如山川的皱纹,佝偻的身体,艰难的脚步。世间常说: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要留下遗憾,子欲养亲不待。
我看到大红柜里母亲亲自为自己准备死亡所用的装老衣服,虽然知道每个人最终还是一缕青烟,穿得好坏,只要体面就行。但是为人儿女装着心中的难过,思想一片空白。无常的到来,将是怎样面对,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自己事情自己了。母亲却坦然笑着: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皆有定数,怎能推测因果。生死有何可怕的,正如熟到得瓜,自然脱落。生命从生到死,福报因果可能不一样,有的恶事做多了,不得善终;有的善心施了,福报多多。老人的认知在生命的路上的醒悟,看着母亲把大红柜的盖子放下,面露慈祥的微笑,不安中的意识里生与死的恐惧感淡了,什么讲究棺木呀害怕火葬呀希望土葬啊,先统统放下吧,享受眼前余生的一切,回忆大红柜存在的过往,大红柜的盖子敞开和盖下的刹那,承载着岁月的苦难和欢乐,犹如人的生命既短暂又漫长,母亲的一切都存放在里面,让时光一刹那照耀着母爱满满的人生路的归宿吧。